美国的理想工作机会少

       在美国,大学校园出来的学生不好找工作,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其实,就是在美国,自“9·11”后,经济不景气,即使是名牌大学出来的,想找个理想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

  暑期过后,女儿已是法学院二年级的学生。按照惯例,进入新学期的头等大事不再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而是找下一个暑期的实习工作。因为,只要能进入理想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在那里认真工作,不出什么大纰漏,一般来说,第三年毕业后,踏入社会的第一份法律工作就能一锤定音。所以,一年级的学习成绩是关键,二年级的重中之重将不再是成绩,而是削尖了脑袋找实习单位。

  这学期,女儿是转学进入这所法学院的。由于该学院排名比较靠前,一开学,便有众多律师事务所主动找上门来拉学生,都是在美排前一百名的大事务所。千万别以为人家主动来找,学生便可高枕无忧,待价而沽。几年前,女儿是从排名前五名的学校毕业的。暑假过后,也有数不清的大公司主动上门招生。可那时的她摆名校生的架子,选专业、找工作全凭一己兴趣,不屑于也懒得主动出击,除了广告公司,哪儿都不愿去。毕业前,倒是找了家很大的广告公司。可她非要过最后一个暑假,不愿提前上班。深层原因则是爱情至上,想回国见自己的前男友。结果,就碰到了“9·11”,工作再无着落,好歹才找了一家不大的广告公司瞎混。这一混才知道自己根本不喜欢这项工作。最后的结果是满盘皆输,爱情也没保住。二十五岁的人了,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几年的蹉跎,甚至失业给了她大教训。总算搞明白了一个基本点:人生吃饭问题最重要。没了饭碗,所有的情趣、爱好,包括爱情都建立在沙滩上,海水一冲就走。经过权衡,她最后选择了法律,既适合自己,将来也比较好找工作。

  前车之鉴使她格外珍惜这次找工作的机会。她的志向是将来回国发展,这就必得找大的、有分公司在中国的那种。今年暑假,她实习的单位在美国东部一个新兴城市。老板们对她的工作颇为满意,除去发工资,还给了她一笔奖学金,并愿意在下一个暑期继续留用她。然而,那家事务所没有开展对中国的业务。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就得像一枚憋足了劲儿的钻头,重新寻找大公司,无孔不入地钻向自己的将来。

  第一轮只允许报五十家单位,且是随机筛选,不知道命运能给她几个面试机会。结果给了二十个,都是与中国有业务联系的大事务所。她觉得不够,还得继续争取。但是,名额已经确定,一般来说,大公司不会允许加塞。

  她不甘心。从此便每天早起,提前半个小时,赶在面试开始的时间前,到想去的事务所门前苦等,等负责面试的人员一来,赶紧咧开嘴迎上去,不容分说就递上自己的简历,再开口请求人家,说自己特别想去这家公司,是否能给一个机会,额外允许参加他们的面试?其间,有的断然拒绝,有的敷衍着收下简历,可居然也真有几家破格同意她参加了面试。

  最终,她得到了七个复试机会,在班里算是最多的之一。对于一个新转学生来说,这已算得战果辉煌。如今,已经有事务所通知她暑假去实习。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可以踏下心来学习了。

  当她打电话给我,述说她怎么争取机会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欣慰。女儿终于长大了,懂事了。不盼着她大器晚成,只希望她能独立面对世间的一切,战胜内心的清高与自卑,也就是跨越过自己的面子,勇敢地去磕碰命运。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lementor not instal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