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如何平稳过度6个月适应期
要留学去了,即将出行的学生们总是满怀着兴奋与憧憬。然而,海外的生活往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诸多困难与障碍也将随之而来。留学专家指出,留学生在出国前要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适应期平稳“着陆”
出国之后,除了想念家人和朋友,语言障碍通常是留学生最大的困难,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可能会感到一时无法承受。
专家指出,学生们应该对出国留学可能遇到的麻烦做好心里准备,并给予时间调整。“大多数的学生在他们第一次抵达国外的时候会紧张、害怕,每个留学生及其家庭需要有6个月左右的文化适应期,这段时间内家长一定要鼓励自己,鼓励孩子,共同度过这六个月。 ”

应尽快“入境随俗”
学生在出国前就应该预先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文化,从而尽快入境随俗。据专家介绍,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非常害羞,西方的学生则刚好相反。所以留学生应该打破自己的习惯,变得外向一点,不仅利于融入班级,在向校方的学生顾问人员寻求协助时也会比较有益处。
转变沟通方式
对于刚出国的留学生来说,初期与外国人的沟通都存在着一些困难。比如:中国人一般都很婉转间接,而外国人会当面拒绝你。国内与国外的教育制度也有很大区别,外国老师更鼓励学生们广泛的参与,并在学习的过程给予指导和协助,同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反应。
所以,学生应该尽量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多与人沟通。在学习上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主动向相应的人士寻求帮助。
此外,国外的交通规则与国内很不一样,所以还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至今我在英国这个岛国上就读已经度过了八个月的时间,从一开始的恍惚迷茫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享受”英国学习生活,这种转变的经历的确很难忘。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要说的是:挫折伴随我成长。
懵懂的新学期
开学第一周的第一天,我错过了每个学年统一分发的学年计划书,其中包括老师的时间表、学习计划、作业计划等等。这个计划书对于大一的新生是很有帮助的:合理利用这本计划书能很好的规划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耽误。
我犯的第二个错误是居然忘记使用学校的BREO系统。以我们学校为例,你所选择的课程、老师授课的通知、交作业的通知、考试的通知以及授课老师的联系方式 等等一些有关日常学习的信息资料,都可以在这个BREO网站上找到。
万事开头难
正式上课的第一周是漫长而又痛苦的,对于我这个全年级唯一的中国学生来说,没有一个同胞可以进行课外的交流实在是极其郁闷的一件事情。
上课时我使劲儿跟着老师的英语发音走。英国本土学生口若悬河,可自己脑子却还在慢慢进行中英文切换。明显地自己的切换速度得比别人晚个三秒。刚刚明白上一句的意思,下一句就来了。这时候开始狂佩服做同声传译的前辈,他们可真厉害!
老师冷不丁问个问题,自己还要反应个两秒钟,然后用紧张到结巴的英语回答,回答完立马反应过来,其中有个语法错误!令自己羞愧个五分钟!基本我的第一个学期的前三个月就是在这种纠结的心情中度过的。回想一下,不知道我有没有把“害羞的中国人”这个概念在英国本土同学中发扬光大,实在是自责。
前车之鉴
学期末往往是交作业的高峰时期,学校收作业的机构在Student Centre一层。老师往往在deadline前八周或者新学期开始时就布置好了作业。即便如此,那绝对还是有超过五成的不分肤色种族的同学们往往把作业压到deadline那一天交卷。还是有三成同学绝对在Student Centre下午四点半关门前半个小时之内杀到现场,然后排起一个长长的队伍,离远看那排队的架势,那不是交作业,倒像是排队买超市特价打折品

感受国外大学考试
国外的考试和我读书时代死记硬背式考试很不一样,国外的考试更注重对知识对概念的理解、应用和延伸。
死记硬背只能刚刚及格
刚开始在国外大学的时候,我还在继续沿用中国的学习方法,对课本里的概念又抄写又背诵。然而,因为新单词很多,所以复习一次往往要花费我很长的时间。遗憾的是,尽管每次我都把复习的笔记写满几十页纸,每晚熬到凌晨3点钟,把课本的内容背得一字不差,我的考试成绩还只是C(刚刚及格)。如此努力却得不到好成绩,这让我非常郁闷。
幸好,几次考试下来,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国外大学的考试,它不是一场记忆力的考试,而是一场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试。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在一次市场营销课的期中考试中,只有4条情景题。其中一题描述的是一家经营出现严重亏损的汽车零售公司现状,题目中列出该公司经营的各种数字及该公司过往所使用的一些经营手法,最后问的是,假如你现在是这家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你将如何令该公司的市场运作恢复正常及让它最终盈利。这样的考试题目,基本上是市场营销课的主要考试题型。
这种类型的考题,不但要求学生非常熟悉市场各个环节中的实用概念,透彻理解它们,并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况中应用它们。换句话说,这样的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否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到解决现实问题中。题目并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们不需要在考试前做大量的参考题,更不需要背考题及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只要老师评估认为该方法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学生都可以获得高的分数。这样的考试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与其花时间背诵别人的答案,学生可以专注在把握基本概念及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出各种解决困难的方法。
理解运用很快取得优秀
相对于国内的考试来说,我认为国外的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它的难度在于它是一个真正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测试。在这样的测试中,理解概念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国外大学的学习中,学生必须思考。因为不思考就无法把概念吃透,不思考就无法把课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当然,也就不可能具备在现实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良好能力。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这样的考试机制、教育氛围给了学生巨大的创造空间。当我观察到国外的学习文化并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后,我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过去一个人死读书的时间,我现在更多地花在和教授同学们讨论观点或真实案例上。同时,我还逐渐养成了严谨思考的习惯。当有新的想法时,我会做市场调查来验证想法的可行性。当然,想必大家也能预料到,与此这般积累的同时,我的成绩很快就跃升到A(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