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西兰天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新西兰净流入移民人数创下11年来同期新高,成为有史上同期第二高值。援引NZ Herald、Stuff消息,新西兰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季节性调整后,今年3月,新西兰共录得3800名净流入移民,高于此前的央行经济学家的预期,创下往年同期第二高值。这也令得新西兰在截止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间录得的净流入移民人数达到近32,000人,高于上年的29,000人。自2012年下半年起,新西兰的净移民人数就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而这,是由于移居澳洲的新西兰人不断减少,以及越来越多的非新西兰人迁入导致的。历史记录显示,单月净流入移民人数最多的一个月,是2003年2月。当时,伴随着大量海外留学生的涌入,一个月内即录得经流入移民4700人。
3月新西兰净流入移民超预期,中国为最大来源。若以整年作为计算基准,截止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中,新西兰共录得净流入移民31,900人,为自2004年1月以来的全年净流入移民最高值。而有记录以来,全年净流入移民的最高峰出现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间,在这一年内,新西兰录得的净移民人数达到42,500人。上月,央行曾经表示,在过去18个月间,不断增加的净流入移民刺激了对房屋的需求和消费开支,由之形成的通胀压力令央行不得不决定加息。依照预期,央行将再度升息25个基点,至3.0%。而伴随着央行加息,各大银行也将逐渐调高房贷利率。
“按照这一速率推算,至今年年末,新西兰录得的全年净流入移民人数将有望达到40,000,接近十年前创下的最高峰值。”ASB经济学家Daniel Smith说,强势的人口增长势头将推高国内需求,加剧房屋市场、尤其是奥克兰地区房屋市场的供应压力。“这也是我们推断央行将在未来几年内数度加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近一年间,由新西兰迁往澳洲的净流入移民人数为12,900人,相较上年减少了35,500人。自3年前坎特伯雷地震发生后,大量新西兰人离开家乡,迁往澳洲,但如今,伴随着新西兰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回暖以及澳洲劳动力市场的冷却,这一外流趋向已逐渐减缓。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一年间,中国仍是新西兰净流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6,200人),紧随其后的则是印度(6,100人)和英国(5,800人)。其中,14,800名移民都聚集在奥克兰,5,200人选择前往坎特伯雷地区还有5个月,新西兰即将举行今年的大选。最新的Herald-DigiPoll民调显示,国家党能获得50.8%的支持,工党支持率接近30%,绿党支持率为13.1%。AUT教授Edwina Pio认为,9月20日大选日投票结果,多少取决于能否说服移民社群参与投票。新西兰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在上一次大选中,60%的新移民没有参加。而在奥克兰,约40%的人口是移民,亚裔更是占了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Pio认为,现在新西兰的政党还没有显示出对亚裔居民的兴趣,也缺乏足够的策略。“虽然不少政党都积极推动与亚洲国家贸易,但在对移民的包容问题上,政党的策略不够透明。”Pio认为,这种做法的潜台词就是“我们喜欢他们的食物,但不喜欢他们”。新西兰允许永久居民参与投票,而没有仅限于公民。Pio表示,尽管如此,不少来自亚洲的移民并未觉得很有参加投票的必要。“不少移民觉得,留在公共进程的阴影下比较好。”Pio说,这可能是因为了解不足,所以担心影响入籍。根据2013年人口普查,英国仍是新西兰最大的移民出生地,中国和印度排名第二和第三。过去12年,新西兰的亚裔人口已经翻倍,达到471,708人。在众多移民族群中,印度裔增长最快。与2006年相比,其人口增加了50%。与此同时,华人数量增加了16.2%,但仍是数量最大的亚裔族群。而根据新西兰综合社会调查,各族群不参加投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其中,白人群体为17%,毛利人为27%,太平洋岛民约为18%。亚裔居民不参加投票的比例高达35%,不参与率仅次于年轻人。有华社领袖认为,华人社群在参与上也有不足。比如每年都有少数民族社群组织大型活动,但很少有社区领袖或是华人政客借助这样的公共平台推广、鼓励同胞们参与到民主进程。华人移民Cindy Lu在7年前来到新西兰,她说自己从不投票,主要是觉得对本地政党认识不足,而且也不知道怎么投票。
Cindy和丈夫都是新西兰永久居民,但2011年的大选他们俩都没参加,其中一个原因则是不了解投票的进程。至今,他们对新西兰混合比例代表制还是一知半解,所以也不确定今年是否会参加投票。国家党主持竞选事务的Steven Joyce认为,移民选票对该党非常重要。党内的少数族裔国会议员在不同族群努力工作,而且获得其他部长的支持。工党发言人Rajen Prasad则说,非常关注上次没有投票的选民,“包括少数族裔社群”。绿党国会议员Jan Logie说,该党会与少数族裔合作,将信息传达到各族群。优先党则表示,没有针对移民的特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