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埋头研究多年才取得傲人成就,他们如何排除万难,取得重大发现,是许多人感到好奇的问题。公众可在本周举行的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公众讲座上,与诺贝尔奖科学家对话,了解他们在科研上的心历路程。
五天的第三届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Global Young Scientists Summit)今天开始举行,今年共有20名诺贝尔奖、图灵奖(Turing Award)、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及千年技术奖(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得主参加,是历来最多的一次。
当中包括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及20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蒂莫西·亨特(Timothy Hunt)。
张志贤:发展离不开科学
除了严肃的专题研讨,部分科学家会出席六场公共讲座,畅谈科研的重要。其中一个是22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讲座,三名诺贝尔奖得主及一名千年技术奖得主,将在讲座上分享他们的学习经历。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昨天在南洋理工大学为峰会主持开幕式,他也是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
他致词时指出,自我国独立初期开始,科学与科技就奠定了我国的发展方向,未来发展也离不开科学和科技。“近年来,政府在研究、创新与企业发展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各方合力开设公共部门科研中心、培养研究人员并鼓励私人企业在新加坡进行研发工作,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持续推动的科学与科技教育上。”
国立研究基金会行政总裁刘德成教授受访时说:“举办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年轻人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产生兴趣。向新科研申请奖学金深造的年轻人从未间断,证明这项工作必须持续下去。”
开幕前,张志贤接待了出席峰会的泰国公主诗琳通。
今年峰会的另一项活动是与卫生部联办的“新加坡挑战赛”,参赛者须按“在地养老”的主题提出科研建议书,赛果将在周五揭晓。陈庆炎总统当天将为峰会主持闭幕式。
与往年一样,参加峰会的本地和国际学者与研究员约300人,各项活动预计能吸引2000多名公众参加。下一届峰会将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新校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