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新西兰带来了什么

来这里这一段时间里,有一些感触。
新西兰是个美丽的地方,从卫星照片看下去,象一块这里特产的绿玉镶在深蓝色粼粼发光的太平洋上。
上面白云袅袅,因为这里是白云的故乡。
我想这是因为这里日照和植被的缘故,所以新西兰可以生产白云。
因为有了云,所以这里不缺雨。有时一天可以下几场莫名其妙的雨。
经常地下雨,天然造化了森林和牧草。再加上火山岛的肥沃土壤,于是造就了这里的农牧业。伴随而来的是大多数kiwi与生俱来的与世无争的庸懒和平和。
这里的Pakaha大多是欧裔,以英国为主,所以一些人有时神情里带有那种过时的传统的傲慢。
但当你向kiwi们寻求帮助时,他们往往又非常热情。所以我觉得kiwi的心地还是非常的善良,这跟上帝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同时跟学校的教育也是有着直接的联系。有一次,我儿子拿回家的一张每周的校报上,非常醒目地写着校长对孩子们这周的要求:Firstthingistobekind,secondthingistobekind,,thethirdthingistobekind。
我当时觉得有些可笑,可仔细一想,又笑不出来。最后还是不由自主地点头。
我来的时间不长,但据我自己的观察,这里的小年轻们虽然也有一些非常闹人的,但比例好象不太多。另外作的祸好象也很少有过火的。
而成人的犯罪,恶性案件也较少。当然这跟这里的人口数量有直接的联系。毛利人的情况我觉得是两极分化,暂且不论。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一些国人。
我去接过几次飞机,每次都感触颇深。
最有意思的是西方人的见面礼,不论男女老幼,都要亲得啧啧作响,那份感情流露丝毫不作任何掩饰。真的跟以前在国内看的电影里一样。
短暂的寒暄过后,很快都会从机场接人席中那惟有的两个通道中消失。
也许是碰巧,这几次我每次都会看到我们的同胞在这里“他乡遇知己”。接人的和到达的一些不知是不是真的款们和官们,或者都不是的,叉着腰,腆着肚(最可笑有些瘦子也这样),旁若无人地大分贝地寒暄着,好象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气魄。———如果你们精神头还够用的话,请向左右看看洋人看你们的眼神吧。
另外请尽快在寒暄后把通道让开,洋人如果在后面说“一克是秋丝米”,那就是请您让路。
国际交规第一条:请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本来看到同胞来到新西兰感到非常亲切,可每到这时我都在座位上如坐针毡。
我现在住的地方环境挺好,象大多数新西兰的街道一样,四季鲜花盛开,青草如茵。
房屋不论高矮大小,外观都很整洁漂亮。每到周末,洋人老头老太太都在房前屋后忙碌。
平常很少听到洋人的喧哗和吵闹。周末例外,鬼子聚会时会性情大变,肆无忌惮,大吵大闹,莺歌燕舞(或者叫群魔乱舞),经常是伴有摇滚乐。这大概就是kiwi说的”Goodweekend”吧。
但一般会在半夜前收场,否则会提前通知邻居。kiwi体格好,蹦个通宵不当回事。
我想说的还是我的国人邻居。
少有以上的节目,可是不协调的是每天清晨的清脆嘹亮的擤鼻涕和吐痰的声音,偶尔还有不停的咳嗽声,好在SARS已经过去一阵了,否则不知kiwi会作何感想。另外您不能在家里解决完了再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吗?怪不得kiwi把朝他家的窗帘拉的严严的。
国际交规第二条:不可以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遇到奥克兰市长亲自抓到那脸就丢大了
我曾经上过几次语言课,可能大家都知道我想说什么。我只想说,请大家如果能忍住的话,还是把国语留到课后和课外说。难道中国人就真的比不上文化来自大中华的韩国人,日本人吗?
最后,来新西兰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国人的不守时甚至不守信。
大家如果按国内的行情可能觉得我好象又在宠洋媚外。可是在国内我也不是总接触到不守时的人。
可是在这里我却总是不得不相信事实。洋人也有迟到的时候,但肯定会来电话。而有些国人拿别人的时间不当回事,晚个个把小时不算晚。说好哪天来,让几个人等半天也不来个电话取消。这里的市内电话还是免费的,您就是再忙就不能拨两下吗?!
国际交规第三条:请遵守时间,有事最好预约!
守信用的话题太大也太严肃,就不在这儿研究了。
不过我可是亲眼看到国人地产中介在广告上移花接木,把海景安到屋子顶上去的。
您知不知道在新西兰这样做是会被投诉,甚至砸了您好不容易才找到的饭碗的!–哥们
写了这么多,无非想在不远的将来看到父老乡亲都混出点模样,让洋人提起中国人不再摇头。至少说:中国来的—还行!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