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陪读妈妈的另类故事

新加坡陪读妈妈并不是个别现象。新加坡2011年出台“母子陪读”留学政策,允许留学生“陪读妈妈”在新加坡居住,打工。很多低龄新加坡留学生都有陪读妈妈。那么新加坡陪读妈妈的处境如何呢?他们对未来是怎样规划的呢?更多新加坡留学相关问题可咨询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专家,或者联系网站在线客服。如果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也请联系我们。

在新加坡的中国陪读妈妈之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孩子只要过了16岁,或考取O水准、N水准,妈妈就不能再以陪读的名义留在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则表示并未针对申请人孩子年龄设下限制,每个申请都视情况而定。但无论如何,孩子一天天长大的陪读妈妈们,在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回国或争取继续留下,都面对重新调适的压力。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近日走访多位中国陪读妈妈,了解她们如何面对,又如何考虑孩子的未来。

新加坡陪读签证需要哪些材料
到新加坡留学母亲可工作陪读吗

刘凯威今年15岁,就读于崇文中学快捷源流班三年级,长得人高马大看似独立有主见,一举一动却依然流露出腼腆的孩子气。在整整1小时半的采访过程中,他大部分时间低头不语,一边喝着眼前的咖啡,一边听着妈妈杨密幂(41岁)和记者之间的互动。

在刘凯威羞怯的眼神中,流露的不只是青春期的尴尬,也隐藏着他对身份和自我认同的尴尬。如果不说,你或许完全察觉不到这名口操纯正新加坡式英语的少年,其实来自中国浙江省温州市。

当年,杨密幂在温州出席了一场由中介公司举办的母子陪读研讨会后,认定新加坡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结构优秀,适合培养家中唯一的孩子成才,与丈夫讨论后便毅然决定带着6岁的刘凯威,于2002年只身前来新加坡报读小学,转眼已经9年。在这里的教育体系下,刘凯威一天天长大,思维和习惯也渐被周围的环境同化。

“你觉得你是哪里人?”

“我觉得较像新加坡人。”

“朋友在哪里?”

“朋友都在这里。”

“那你以后想做什么?”

“我想读完书后当兵(国民服役),然后在这里找工作,成为一名厨师。”

记者和刘凯威这简短的一问一答,听在杨密幂耳中,却像是天方夜谭。曾经,为了让儿子梦想能成真,杨密幂找过国会议员写恳请信,也到移民与关卡局申请,还曾打电话给国防部和教育部询问,希望能为儿子申请到永久居留权,让他往后有资格履行国民服役,并成为真正的新加坡人。不过,申请却未得到当局批准。

面对选择分水岭

明年,刘凯威就要准备参加O水准会考了。在加紧应考的同时,母子俩也将面对一个选择的分水岭。

虽然移民与关卡局没有明文规定,不过在中国陪读妈妈之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孩子只要过了16岁,或是考取了O水准或N水准,陪读妈妈的长期社交访问签证就不会再被更新。换言之,妈妈就不能再以陪读的名义留在新加坡。

面对这样的处境,杨密幂心里已经有数。她说:“前几年,我很想为儿子拿到PR(永久居民),但现在已看透了。刘凯威中四一毕业,我就带他一起回中国,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自制能力,我不放心也不可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这里。”

坐在一旁默默聆听的刘凯威这时鼓足勇气说:“我不想回去。” 

杨密幂马上脱口而出:“不可能。”

母子俩之间的矛盾,在留与不留的抉择之间尽显无遗。在刘凯威稚弱的心灵中,新加坡才是家,真正想为之付出的,也是新加坡。但是,杨密幂的想法更为实际。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lementor not instal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