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要买美国本土生产的商品,大概跟寻购一件古董差可比拟;要买几样并非中国产的东西,则须费点时间刻意寻找。你嘲笑中国旅美的游客买回了“中国制造”,那就不太明白事理,至少那游客在货品的质与价上都讨得了便宜。
如果并不想在精品中心一类的地方寻求“全市最高价”而有意价廉物美,在美国确实可以如愿以偿。一般商市搞各种“活动”,常会有大幅度的降价,日前我到超市去买菜,看到一块全瘦的鲜猪肉,标价才50多美分一磅,怀了证实是否搞错的心理一起带上,结账时果然就是如此,被称为“经理特定价”。Ross一类商店,一律以便宜的价格卖库存的物品,清仓、换季、缺码等等的折扣,不乏实实在在地打到对折乃至一折的。逢上私家小农场收获的季节,有交上10元即可尽其能力背走一大袋农产品的卖法。还碰到过不少人家开办的Yard Sale,就是周末在门前开的“院子商店”了,用不到的东西拿出来低价出售,不失为一种好的交流方式。
在美国买东西享受的服务堪称一流。那次想到该去买个生日蛋糕时天色已晚。为了瞒过碰巧一块过生日的家人,我和孙儿只说骑车去遛遛,不料遛到那超市已近打烊,柜上的女士说:“哦,生日派对,准备得太迟了呀!”原来在蛋糕上写字的人已下班,写字的家什都放进了冰箱。
正以为没了戏,女士拿起了电话,真没想到她会把下班回了家的人叫了过来。被叫回的小伙子毫无怨色,边热情招呼,边忙不迭地从冰柜里拿出彩色奶油管,把要用的两支放在手心反复揉搓,直至解冻。接着拿出一个本子让我们写上过生日者的名字,在蛋糕上比划一番,写在了适宜的位置。不料忙里出错,写错了一个字母,小伙子连连表示歉意,精雕细刻般地重新改正,直到我们表示了满意。包装好以后,听说我们是要用单车带回,又拆开重新包装,为了便于挂在车龙头上携带。一切就绪时,我瞄了一眼表,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偌大卖场的许多收款处已经只剩一处还亮着灯,显然是在等着我们。在静悄悄的店堂里,我跟孙儿异口同声说谢谢,按例回答过来的是“you are welcome”。是了,多次经过如此这般的购物,深深以为:在美国,你要体味被服务的愉快和方便,体味“你是受欢迎的”,不妨去买买东西,那真是上帝的感觉。
若是以为这只是留客的生意经,那就错。在美国到商场退货同样会被善待,甚至会“不分青红皂白”照退不误。我们刚买的一座挂衣架,被风刮倒跌断一根杆,去商场如实说了情况,商家二话没说便问要换一台还是要退款;孙儿买的一只表不慎跌坏了,这情况反映到公司,那边便让把表和发票寄过去,两个礼拜后打电话去查询,说没法修了,已经免费寄出一个新的,后天应该可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