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醉酒汉已经不在了。我又是6点洗的澡,水还是咸咸的。经过一晚的休息,Cordelia已经复原了,还为昨晚感到很不好意思。大家都起来后,分工合作,男生拾柴生火煮早餐,女生负责收拾睡袋解帐篷。呵呵,经过三天的训练,我们的搭或解帐篷技术已经相当娴熟啦。路上遇见昨晚BBQ时认识的一个牛仔打扮的男子,他没有食言,果然带我去参观他那辆很奇特的自己改装过的前车头装着两匹马头的“座驾”。同行另一女孩Lynn也跟了上来。牛仔男子和他的两个伙伴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还指导我们爬上他们的“宝马”,手拿他们的步枪和手枪做pose。我觉得自己像个被宠爱的顽童。哈哈。
由于电插板设计的问题,我的相机在露营区充不了电。怎么办?下午就要到此行的精华景点大石头了。我不能够就此放弃!于是走到昨晚酒吧的reception请求援助。女店员很nice,让我到对面的加油站插电。总算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心里很高兴。在旅途中,我绝对不能忍受没有相机。打猎无弓箭,岂不痛苦?
趁男生们还在侍弄早餐,Cordelia拉我到一对德国夫妇那里取经,了解行程信息。这对中年夫妇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澳洲呆了半年时间,准备明年5月回家。他们花4万澳元(约人民币20万)买了一辆设备完善的旅行车环岛旅行,打算行程结束后再卖出去。跟我们以前在语言班认识的一个德国女孩经历很相似。后来在路上我们又遇到了另两对德国couple(夫妇或男女朋友)。想必这种旅行方式在德国很in吧。
吃早餐时,我们看见露营的车辆逐渐离去。有播放着警笛音乐招摇过市的,有美女模特横躺车顶的,有花车模样的,还有坐着空姐打扮的澳洲航空公司Qantas的小车……他们无一不向我们或竖拇指或挥手道别。
我发现自己疯狂地喜欢了这个地方:这里有充满沙漠风情的酒吧,有绝对悠闲又十分有趣的游客,还有各式奇形怪状独一无二的汽车……可是我们跟它只有一晚的缘分。天亮了,我们又回到自己的原点。
汽车加油时,我顺便把相机取回来。9点左右,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今天我们要去看大石头。“我要去Alice Springs看大石头”,起程前不知对人说了N多遍。今天终于可以实现,心里不免有些得意,有些期待。
车行至Erldunda,便向左拐进LASSETER HWY。又是一条舒适的高速公路。中午1点左右,经过一座平坦的梯形长山。因为根据地图预测还有2个小时始到大石头,加上看过游记知道有个很像大石头的地方,所以没有上当。把地图对照一看,这座山名叫Mt. Conner.我很惊讶于它的一毛不拔和平整如洗。这跟国内那些大山之奇峰峭壁是多么的不一样啊。大自然的博大与壮美在南北两半球都得到了彻底的明证。约莫20分钟后我们抵达Curtin Springs。在那里休整和上洗手间。还看到了很多骆驼。可能天热的原因,他们看起来无精打采。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远远地看见了大石头。大石头,我们终于来了。奇怪的是内心反而没有很激荡。许是累了的缘故。

我们很快到了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的入口处。下车交了门票,每人$16.25刀(约人民币80块)。对于一个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旅游景点来说,我觉得门票很值。门票三天有效。工作人员要求我们在票上签名,到时凭票再进公园。公园由Uluru (土著语,“独块巨石”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石头,英文名为Ayers Rock) 和Kata Tjuta (土著语,“很多头”之意,英文名叫The Olgas)两个景区组成。离大石头观日落的时间还很充分,我们决定先到附近的Kata Tjuta转转。
远观Kata Tjuta,我觉得它的漂亮毫不逊色于大石头。“很多头”的解释很恰切,因为它是由36块巨石组成的。停好车,我们便开始徒步Valley of The Winds(风之谷)。时间关系,我们舍弃了长线徒步,挑了一个2小时往返的路线。这应该是我有生以来看过最碧蓝的天空。一丝云也没有。红彤彤的巨石和蓝天映衬,景色绝美得让人心痛。我们在一块巨石上发现了5个爱心形状的大孔连成一串。怪有意趣的。呵呵,我给它们取名为“Brave Heart”(勇敢的心)。
惟恐错过大石头日落,5点钟我们就驱车返回。路上不断回眸Kata Tjuta, 心里有点恋恋不舍。同行的日本男孩问我Kata Tjuta除了The Olgas外,还有没有其他没的名字。我说还有“Many Heads”呀,他说他想到了另一个。我催他赶紧揭晓,他用广东话说出了“大番薯”。哈哈。把我们全车的人都笑倒了。因为昨晚我刚教会他的词汇没想到这么快就学以致用;并且这个比喻真的很贴切呢,在阳光的照耀下圆鼓鼓的大石头越发红彤彤得像个被烤熟的大番薯。
5点半时到了日落观景区。人群没有想象那么多。把车停靠好,我们就下车狂拍片子,企图把日落中大石头的颜色七变身抓拍完整。拍照时我看到一对老夫妇,他们面向大石头,坐在车子旁边自带的折叠椅上看书,椅子扶手上还放着两杯茶。那么悠闲,那么平静,那么泰然。落日中的大石头,等待落日的人群,看书喝茶的老夫妇……我不禁为眼前这一情景深深动容。太阳彻底下山后,观落日的人群也逐渐散开。天下本来没有不散的宴席。恋恋不舍的我们决定在暮色中开车环绕一周9.4公里的大石头走一圈,以纪念我们不远千里和大石头的美丽约会。
晚上露营的地方在距离大石头约100公里外的Curtin Springs。免费的露营场所,但条件相对恶劣。更加不好的是,同行的一男孩姜病倒了。一路风尘,疲惫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唯一的支撑是明天早上我们要去看大石头日出。今晚轮到我睡车上。睡前把暖气开足,尔后把自己裹在木乃伊的睡袋里有点热。车灯熄了后,难以抗拒满天繁星的诱惑,我又爬起来看了好一会星星。
凌晨4点15分,把崔唤醒,一起打着手电筒去洗澡。洗澡间可谓此行中环境最为不好的一间,蚊子罩在墙上,地板积水难去。不过居然有热水提供,也算万幸。5点回到露营地,其他战友还在梦乡中。大声把他们唤醒。5点40分我们出发,可是路途遥遥,在6点36分开始的日出终究没有等待我们的出现。我能想象她的美丽,可是却看不到。许是命运?两年前凌晨3点的黄山光明顶日出无缘相逢。今天又与大石头日出察肩而过。心里不免唏嘘。
抵达大石头时已是清晨7点多。我们围着大石头徒步走了一个多钟。早上的空气很好,风有点清冽,阳光和煦地照在我们身上,一切都是那么的舒服。重要的是,姜的病已无大碍。我的遗憾因此变得没那么严重了。
后来我们来到附近的土著文化中心(Aboriginal Cultural Center),参观了土著的各式艺术品:反映他们生活图景的壁画,植物果实串成的项链,他们手工制作的小动物雕塑,回形飞镖,等等。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那些土著壁画。在他们世界里好像没有直线的概念,几乎所有的笔画都是由圆点构成。可是那么栩栩如生,色彩丰富。我不懂他们画中的确切含义。可是这应该与他们生活和信仰紧密相关,因为画里有太阳,脚印,小径,昆虫,植物……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是他们永远的寄托和骄傲。
我们没有在大石头风景区久留就前往国王峡谷/Kings Canyon。中午2点半,车上温度表显示外面气温37度。这是此行最热的一天。我们分别徒步了两条路线:The Kings Creek Walk 和The Canyon Walk.前者相当容易,1小时不到就往返结束,不过景色也相应麻麻地(一般)。后者是最精彩的,起程前征询很多人意见都说这条线很值一游。天热的关系,我们也只是爬上四五百米的制高点即止。不过倒是俯览了辛普森沙漠/Simpson Desert的一望无垠以及和国王峡谷交接处的壮美景观。
5时左右,我们在落日观景区边摆弄BBQ晚餐(那里有免费的煤气炉台)边守侯日落的大驾。渐渐地,天边的云彩成螺旋形状,分层屡屡散开。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日落,在荒野大漠中。可惜我的相机没电,未能抓住最精彩的瞬间。C’est La Vie (法文,这就是人生)。可我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奔跑到一个空旷无人地带,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收眼底,把这撼人的时刻铭记心中。那晚,我们打着车头灯BBQ于满天繁星的穹苍下。陪伴着我们的还有微笑的月牙儿。月牙儿呀月牙儿,请您一定记住我们,我们年轻的心,我们的神采飞扬,我们的燃烧激情。
今晚我们露营的地方在条件很不错的国王峡谷度假村/Kings Canyon Resort。11点我就钻进帐篷抱头痛睡。一夜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