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成世卫首个亚洲合作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4月2日受世界卫生组织委任为世卫首个亚洲生物伦理合作中心。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璐龄医学院院长杨启源副教授,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主任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将与其他中心一同支援世卫开展器官移植、全民健康保障、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道德伦理项目,为期四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凭借在这个领域的权威性、专业性与国际地位,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受委为世卫在亚洲的首个生物伦理合作中心,让它在各国协助推进与实践医疗道德伦理工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Centre for Biomedical Ethics),是全球第五个受委为世卫伦理合作中心网络下的合作机构。其他四个机构分别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及瑞士苏黎世大学。这家中心将与其他中心一同支援世卫组开展器官移植、全民健康保障、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道德伦理项目,为期四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璐龄医学院院长杨启源副教授指出,更多新的生物医学科技与药物相继问世,所带来的道德伦理挑战也会更多。不仅如此,市场所带来的商业影响也可能导致利益冲突及出现其他道德伦理问题,因此中心与世卫的合作将能通过分享经验与资源,以及一同承担责任等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
中心主任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教授(Professor Alastair Campbell)受访时说:“作为世卫的伦理合作机构,我们中心将直接参与一些医疗相关课题方面的道德与伦理政策策划,并协助发展生物伦理方面的准则。”国立大学医学组织首席执行官黄聿立教授在昨天举行的委任仪式上说:“作为世卫的合作中心,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也将开始专注公共卫生监控方面的道德伦理课题。我们会协助找出本地与国际疾病监控准则的空隙,并会与其他世卫合作中心配合,看如何将一些准则应用在其他国家不同的情况上。”坎贝尔教授也说:“我们不时会面对一些危机,到底政府该何时干预?干预至什么程度?如何干预?以及在危机后,该多快展开研究?这类与灾难相关的道德伦理问题都是我们会探讨的课题。“同时,随着社会逐渐老龄化,更多人患上慢性疾病,该如何公平地让大家都能获得药物与治疗也是我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推出儿科道德研究项目,另一方面,国立大学医学组织也在昨天的委任仪式后,宣布推出儿科道德和宣传项目,这个由邱德拔—国立大学儿童医学院负责的项目,将着重研究儿童在医疗与临床研究等方面,所面对的道德矛盾与考量因素。同时,这个项目也希望能给予医疗专业人士及医学生更多与儿科照料相关的道德伦理知识培训,如临终抉择、新生儿与儿科照料和儿科研究等。领导这个项目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新生儿科荣誉顾问医生约瑟夫(Roy Joseph)受访时说:“我们不断为儿童推出更先进的治疗技术与药物,其实也带出了该如何为儿童带来最大利益,这个基本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新项目,对例如年轻病人与他们的家人如何做出医疗相关决定或背后的道德思考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些获得的资料将用来开发一套会给予儿童最大利益,而非只顾及社会规范的决策流程。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在研究与医疗照料的伦理道德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