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家长眼中的辅助活动新框架评估

    受访家长认为,新的评估法必须清晰明了,以尽量公平肯定学生各方面的成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竞争和压力。受访家长一般对教育部落实中学课程辅助活动新框架的出发点表示赞同。不过,虽然新框架已经有所简化,但家长普遍觉得评估模式仍然相当复杂。他们也认为,新的评估法必须清晰明了,以尽量公平肯定学生各方面的成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竞争和压力。从事培训工作的李清河(51岁)育有三个女儿,幼女是博文中学的新生。在他看来,新的框架根据学生在四个领域,即领导才能、学习以外的成就、课程辅助活动的参与度和服务精神的表现进行评估,而这会鼓励学生更重视回馈社会的工作。

新加坡家长眼中的辅助活动新框架评估

 
   虽对出发点表赞同,家长表示辅助活动新框架评估复杂。他说:“如果单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而没有良好的品格是不可能在人生取得成功的。教育部这样修改评估框架是一个进步,会让年轻一代有更好的均衡发展。”教育工作者郑彩云(40岁)的长女今年进入德明政府中学就读。她对新评估框架的第一印象是细节仍然太繁琐。另外,框架似乎对学生的要求太多。她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决定学生在个别领域取得什么程度的表现要明确说明,如果含糊不清就可能会有不公平的评估。我也希望学校能更好地把各种各样的活动融入校园时间,不然学生的负担会很重。”
 
   教育部将说明新框架细节,刘爱婵(39岁)其中一名孩子现在就读小学六年级,她受访时说:“让我担心的是,从中一就开始根据学生的领导才能评分会不会早了一点?从小六升上中一对学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若在这个适应期间要求他们表现出领导才能,对个性较内向被动的学生较吃亏。我想可能让他们到了中三才开始接受评估会比较理想。”教育部1月9日发表文告说,各校将向家长说明新框架的细节。文告也举例说明新模式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估。比如,要取得特优的学生至少要在一个领域取得第四级的表现,并在其他领域取得至少第三级的表现。这名学生可能积极参与课程辅助活动,在求学四年都参与相同的社团或项目,每年出席率至少75%,因此他在参与度的表现是第四级。另外,他两年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会议、节日活动或展览、参与组织学校活动的筹委会以及完成至少24个小时的社区服务以及一个造福学校或社区的“德育在于行动”计划。这些付出则让这名学生在其他领域得到第三级的表现。这样一来,他在升学时就能获得两个优待分。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