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专为公教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和新加坡女子学校三校而开设的初院,坐落在碧山宏茂桥一带,预计竣工。除了接收三校首批直通车课程学生,另外会有几百个名额给各校的O水准毕业生。位于新民道靠近玛丽蒙路交界处,预计将在迎来一所全新的初级学院,该地段目前有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

这是新加坡第18所初院,也是第一所专为直通车课程而设的初院。除了录取直通车课程学生,它也会收O水准毕业生。新校舍位于新民道靠近玛丽蒙路交界处,该地段目前有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练习场的两侧一边是钓虾池和海鲜馆,另一边是碧山宏茂桥公园。据经营该高球练习场的业者透露,他们的租约还有两年才到期,因此预计新初院的建设要到2016年才能动工,若以一般学校建设的时间来看,相信应能在竣工。新加坡上一次新建初院是在2005年,那是位于兀兰冠军大道的星烁初级学院。
新初院专为直通车课程而设。三校希望首届直通车学生至少半年在新初院就读。圣尼各拉女校校长苏惠兰在答复本报询问时说,三校希望第一届直通车课程学生能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在新初院就读。三校2013年迎来首批直通车课程学生,他们完成四年中学教育后将于升上初院。在新初院建成前,他们将在位于碧山工艺教育中区学院的临时校舍上课。该所初院临近公教中学和圣尼各拉女校,但苏惠兰指出,若使用亚当路,新初院与新加坡女子学校所距离的路程并不远,而且虽说是三校直通车课程使用的初院,但学生其实已算是中学毕业,即便初院不在中学附近也算合理。被问及新初院的收生人数,苏惠兰说:“若按我们(直通车课程)第一年的收生人数来看,三校总收生约500名学生。这些学生会直接升上该所初院,另外还会有几百个名额给各校的O水准毕业生。”
根据历届A水准考生人数,每所初院每年收生人数平均为800人。随着新初院的落成,碧山宏茂桥一带将有两所初院供家长选择,另一所是安德逊初级学院。住在碧山13街的蔡慧琴(48岁,家庭主妇),儿子今年将升上公教中学,暂时选择O水准跑道,但不排除之后转换去直通车课程,但无论如何都将受惠。她说:“新初院靠近我们家,步行约20分钟,否则也有一趟巴士直达,很方便,儿子可以有更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由这三所学校合办的初院应该会有一定素质,又靠近碧山公园,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多了一项好选择。”圣尼各拉校友会会长周蕴青受访时表示,大部分家长应该会欢迎新初院的成立。她说:“据我所知,并不是所有初院的收生都满额,但家长还是期待看到更多符合他们标准的好初院,当然我们三校联办的初院未必就是最好的,但应该还是符合家长的期许吧。另外,这样一所初院也能避免三校流失想读直通车课程的学生。”苏惠兰说,小学部的学生也对新增初院的计划感到鼓舞,因为这一来,她们毕业后也无需转校。校方计划从新的一年起,邀首届直通车课程学生一同打造新初院的文化和身份,包括给学校建议名字和设计校服。目前,三校在一些软技能的课程设计上,也探讨能如何进一步延伸到初级学院,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持续拓展。
三校直通车课程开展至今已一年,三校一直紧密合作,交换心得,例如每学期会配合“面向全球化”(World Readiness Programme)等课程合办论坛,不过苏惠兰坦言仍有进步的空间。她说:“学生很喜欢直通车课程,例如我们有一个志趣探索(Passion Pursuit)单元就深受学生欢迎,学生能在自己的课外活动以外,选择尝试别的兴趣。不过与此同时,学生也反映,从小学过渡到中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方面我们可能要再扶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