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 新加坡文化遗产节

新加坡文化遗产节进入第七年,今年的规模为历来最大。 “异族风情•大同世界:世界传统服装展”是文化遗产节落实世界文化村概念的一个重点项目。每个民族的服装背后都有故事––76套传统服装,将34个国家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带到国人面前。
     本年度的新加坡文化遗产节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文物局希望通过“是什么维系你我”这一主题展示世界文化村概念。
  国家文物局教育与外展部门经理陈美玲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国的新移民来自世界各地,世界文化村这一概念将让国人有机会认识新移民的文化,并提供国人和新移民一个互动、交流,认识彼此文化的机会。活动也能让国人近距离接触到一些较陌生国度和地区的文化。
  新加坡文化遗产节已进入第七年。陈美玲说,最初几年新加坡文化遗产节还只是一个实验性质的活动,那时的活动本土意识很强,近几年开始引进新移民文化,今年更扩大到面向世界文化,一步步走向世界。对象也从当初的本地人,逐渐扩大到新移民、旅居本地的外国人,甚至外国旅客。
  今年的新加坡文化遗产节将从本月11日至22日展开,精彩节目连连。包括为期三天(20至22日)名为“城市中闪烁的文化遗产”的户外嘉年华;六个购物中心如新达城、先得坊、勘宝坊、武吉班让大厦、裕廊坊及中峇鲁广场也有一系列活动和表演。“异族风情•大同世界:世界传统服装展览会”是其中一个重点项目,将通过76套传统服装把34个国家的文化展示在公众面前。
   服装反映文化的异同和联系
  过去本地不曾有过这么大型的世界传统服装展。陈美玲说,选择世界传统服装展,除使今年的新加坡传统文化节更具特色,服装还可引申出有关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和历史。“每个民族服装背后都有很多故事,从布料、颜色的选用,还有设计及服饰品的搭配,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色彩。”
  世界传统服装展策展人,Magnum Opus Design董事经理程丽仪说:“这项展览要传达一个重要信息:虽然这些传统服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各地使用的语言文字也不同,但大家的文化或历史其实有许多共通之处,是交叉联系的。”
  她说,初时服装不外为了保暖和遮羞,后来人们才想美化它,于是传统习俗和文化比如具有长寿、繁荣等象征意义的图案便成了设计服装时的考量;不同服装也成了身份、地位和权势的象征,一些传统服装还体现出异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为了让公众对这次展览留下美丽的回忆,程丽仪决定不把服装放进玻璃橱里展示,而是把模特走猫步的伸展台搬到展览现场,让人造模特儿来展示这些传统服装。
34个大使馆或基金会借出服装
  这次展览的传统服装由派驻我国的34个大使馆或基金会借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外,还有苏里南(Suriname)、爱沙尼亚(Estonia)、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伯利兹(Belize)等大家少接触的国家。难得的是有近10国的博物馆借出近30套博物馆馆藏供展览。
  程丽仪说有关大使馆都很热心,特别是那些小国如苏里兰,甚至把服装船运过来参展。沙特阿拉伯的积极响应同样令程丽仪难忘。“其实我电邮给他们时并没期待,因为他们离我们有点远,而且这只是一个两周的展览,把服装运来展太费事。”没想The Mansoojat基金会——当地一个致力推广沙特阿拉伯传统文化的妇女组织,不但自掏腰包把程丽仪挑选的三套服装运来,还委派两名成员到本地指导如何穿着这些服装。
  The Mansoojat基金会展出的是百多年前沙特阿拉伯妇女在田间或山上劳作时穿服装。这些妇女都是文盲,但她们的衣服都以传统手艺制作,手工非常精美,她们以能在服装上展示本土文化而自豪。难怪程丽仪说:“能集中展览这么多地方的传统服装,是我们的荣幸。”
   中国广西:多民族多彩服饰
  中国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共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1800万。其中壮族历史悠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广西同样也是瑶族主要聚居区,支系众多,语言文化互异。苗族和侗族人在广西居住也较多。所以这次广西民族博物馆选择了那坡黑衣壮女服、金秀盘瑶女服、南丹白裤瑶女服、南丹中堡苗族女服及三江侗族芦笙衣来参展。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农学坚回答本报电邮采访时说:“服饰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聪明智慧和浓厚的文化传统。这几套服装能充分展示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色,新加坡人可从中了解广西少数民族的多彩生活。”
   参展的广西少数民族服装特色鲜明
  壮族传统服饰一般用手工织制的纯棉布料制作,多为蓝、黑色。青年男子头包青色或蓝黑色长条布头巾,下穿宽腿裤,上身着对襟无领短衣。壮族妇女则上身着无领、左衽、绣花滚边上衣,下身穿裙或裤,头扎绣花巾。广西西部那坡县壮族喜穿用蓝靛草染织而成的蓝黑色服饰,古朴自然,典雅端庄。
  瑶族纵然支系众多,服饰式样均以蓝黑色手工棉布制成。盘瑶女子喜用白色纱线缠头,配上花带和串珠,胸衣、背裙、腰带、围裙、裤脚都绣上几何形图案花纹。
  苗族和侗族人以挑花刺绣、蜡染和织锦见长。一件侗族或苗族盛装往往汇集多种传统工艺,是妇女心血智慧的结晶。南丹中堡苗族妇女服饰非常华丽。上衣为套头衣,刺绣与蜡染交错成华丽纹样,下穿蜡染与刺绣交错的百褶裙,并用红黄两色丝线制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案。
  芦笙衣原是侗族在祭祀典礼中男子跳芦笙舞穿的衣服,现在一般在芦笙踩堂时才穿。广西三江侗族的芦笙衣前后两襟下部都镶有一块碎布折花的襟片,这是古代“卉衣”遗风。卉衣以草编织。芦笙衣帘裙上的一条条挑花片应是原始时期人类以毛皮、树叶、鸟羽、草等串结成衣的遗迹。
苏里南:服装体现妇女尊严提升
  苏里南(Suriname)位于南美洲北部,原为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先后被西班牙、英国和荷兰列入政治范围。1954年自治。1975年1 1月25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
  去年苏里南被旅行指南《孤独星球》评选为2010年度十佳旅游国家之一,但相信大家对它还很陌生。
  苏里南人的祖先来自亚洲、欧洲、非洲、中东和美洲,有许多传统服装都反映苏里南这一多元性文化特色。苏里南人以穿着传统服装为荣,显示在南美这小国里各族人民相处融洽。苏里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样反映在他们的服饰上。

新加坡文化遗产节

  苏里南驻印尼大使安热利•阿利侯赛因德尔•卡斯蒂略(Angelic Alihusain-del Castilho)接受电邮采访时说,世界传统服装展不但让参观者有机会多了解苏里南的历史和文化,还可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交流。
  这次展出的是克里奥尔人(Creole)和苏里南原住民美洲印第安人的传统服装
  1873年苏里南废除奴隶制度,从此克里奥尔人自由了,妇女也活得更有尊严。之前克里奥尔妇女不论出外还是在奴隶主家工作都袒胸露乳。恢复自由身后她们穿上“戈多”(koto)。那是层层重叠色彩艳丽的花布裙,上面再加短外套,头上包头巾。头巾布料形状不同含义也不一样,但该妇女要表达什么心意则只有族人看得出。会上展出的是一件以苏里南国旗颜色缝制的时髦“戈多”。
“纱雅”(saya)和“安哥纱”(angesa)是苏里南美洲印第安人妇女的典型服饰。她们把“纱雅”当裙围绕在腰间,把“安哥纱”披在肩上,头戴棉布流苏头箍。男人也在肩上围“安哥纱”,头戴以羽毛装饰的头套。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