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担保贷款助海归创业中关村

2004年2月19日,“留学人员创业担保贷款研讨会”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召开,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与创业中关村的部分留学人员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留学人员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以下简称“留学绿通”)开启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及问题,并就今后如何继续支持留学人员企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为解决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初期贷款难的问题,2002年9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与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北京市商业银行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及中国光大银行西城支行等,合作开辟了“留学人员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迄今,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共受理由中关村管委会出具资格认定函的申请企业98家,申请贷款担保金额总计7455万元,并向其中71家企业提供了总计5175万元的贷款担保。

“留学绿通”开启以来,获担保贷款的留学人员企业以IT业为主,其中电子信息类企业占65,光机电一体化类企业9。超过54的企业技术产品显示了一定创新性和较好的市场潜力,部分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但73.5的企业在申请贷款担保时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经过“留学绿通”支持,这些企业已初步具备了通过经营偿还贷款的能力。

中关村管委会及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在“留学绿通”实施过程中,探索实践了支持创业期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从简化审核流程,采用灵活多样的反担保方式,既方便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风险,帮助处于初创时期留学人员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据了解,已还贷款的25家企业,又有80的企业提出新的贷款要求。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在研讨会上说,“留学绿通”就是为解决留学人员企业初创时期融资难而设立的。当初政府为企业长远发展考虑,“花小钱办大事”,通过鼓励企业借助担保机构的信用保证能力、逐步提升自己在金融机构的信用水平,使其能顺利进入市场化的金融信用体制。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留学人员企业的扶持,发挥了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放大效能,同时也开拓了提升创业期小企业信用的制度能力,其意义远远超过获得实际贷款额的多少。

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在研讨会上就其在发放贷款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留学人员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该公司总经理谭左亭认为,留学人员企业在发展中,应注意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应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加强对留学人员企业的中介服务,包括企业管理咨询和营销等。

与会留学人员企业代表对“留学绿通”今后的实施,也提出了他们颇具建设性的意见,诸如建议企业贷款项目应向多层次性发展,贷款额度也应适当增加,还款期限应根据实际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