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述
1978创校年份
创校年份
新币S$9,156学费
学费
新币S$18000生活费
生活费
是SAP
SAP
是入学评估
入学评估
是午餐供应
午餐供应
上午07:30-下午01:45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是校车接送
校车接送
是校服要求
校服要求
| 学校介绍
创立于1918年2月25日。原称光洋学校,1959年增办中学部,始称现名。创办人为林和平、汪高来、王文闯、陈长胜、陈有泰等,梁丕笃为首任校长。初期只办小学,学生仅数十名,租赁一间简陋房屋为教室。20年代,黄奕源曾两任校长,校务遂有进展,学生人数激增,乃筹募巨款,在杨厝港路兴建校舍。1929年黄氏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由其夫人张清宝接任校长。1930年新校舍建成,拥有一间礼堂、一间办公室和6间教室,在当时来说颇具规模。1930-1931年光洋财政状况恶劣,全靠陈嘉庚领导的福建会馆拨款千余元,才渡过难关。1939年张清宝去世,由吴福临继任校长,教职员10多名,学生200多名。1945年10月1日复校时,学生600多名,教员20多名。2年后学生增至千余人。1956年郑允文出任校长。1958年增建14间教室。翌年增办中学部。在几年中,中学部增至14班,学生500余人。1961年学生人数达1790人。1965年1月,郑国钧任代理校长,同年5月,沈为霖任校长。1968年8月,举行50周年校庆及科学馆落成开幕典礼。1975年两层楼旧校舍重建为四层行政楼,包括12间教室、办公室及音乐室,耗资20多万元。同年学生人数达1800名,其中中学部24班,学生800余名,全部就读于杨厝港路的新校舍,教员70余名。1979年兴建一座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校训为“忠慎勤勇”。1986年4月1日,宣布停办,师生并入在附近兴建校舍的中华中学。1987年新的光洋中学在碧山镇再度崛起,成为一间政府中学,由梁竞西任校长。光洋小学仍在旧校址上课。新的光洋中学耗资700万元兴建,拥有教室28间、冷气图书馆、视听室、语言实验室、工艺工厂、电脑室、5间科学实验室等,设备齐全。该校发展迅速,1990年学生人数增至856人,教员48名。新校训为“坚守原则,忠于职守”。1995年在校生近千名,教师46名。
6 Bishan Street 12, Singapore 579806
http://www.guangyangpri.moe.edu.sg
6258 0455
| 科目
艺术、中文、英文、基础中文、基础英文、基础数学、基础马来语、基础科学、基础泰米尔语、高级华语、高级马来语、高级泰米尔语、数学、马来语、音乐、物理 教育、科学、社会研究、泰米尔语
终身学习计划 (LLP),音乐与表演艺术,活出你的热情——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发现和发挥他/她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才能的计划
| 课外活动
羽毛球(女孩和男孩)、篮球(女孩和男孩)、武术(女孩和男孩)、女孩指南(布朗尼)(女孩),弦乐团(女孩和男孩),手铃乐团(女孩和男孩),中国舞(女孩和男孩),印度舞(女孩和男孩),马来舞(女孩和男孩),工艺美术(女孩和男孩),资讯通讯科技(计算)(女孩和男孩),中国围棋(女孩和男孩),物理科学(女孩和男孩)
| DSA直入
| 分班成绩详情
| 相关留学攻略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是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之一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是新加坡政府于2002年最新成立的一所理工学院,是第五所由新加坡政府完全投资的政府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拥有11座格调一致的教学楼和一个行政管理中心。均有无线网络,可进行查阅资料,提交作业,讨论交流等。该校学生总人数达12000人,目前在职的教职员工超过700人,9%的学生来自世界其他国家。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下设三个学院:工程学院,信息及通讯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学生毕业后将颁发国际承认的文凭,并可申请永久居住权。优秀学生毕业以后可直接报读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或申请学士学位课程。
新加坡留学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提供美好未来
去新加坡留学,理工科一直是很多留学生选择的主要方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趋势,是由于就业市场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已经有不少新兴市场的产生了。企业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国际商务及银行与金融等专业领域的热门程度已经非比寻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