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应忽视一些国人对新移民影响新加坡的担忧,但国人也必须避免产生非理性恐惧,并以明智方式处理这个课题。
总理公署部长、财政部兼交通部第二部长陈惠华指出,近期不少人关注新移民对新加坡的影响,包括工作机会和对社会结构的冲击,这些反应是可以理解的,这显示新加坡人关心新加坡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我们也不应以负面态度来看待”。
她说:“在政策上,我们会继续优先照顾新加坡公民的利益。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需要新移民来帮助新加坡发展。”
陈惠华昨天出席联合早报为庆祝《新汇点》创刊一周年而举办的“新汇点人物会”上指出,新移民的融入需要集体的努力。
她说,移民问题其实并非新加坡独有,随着互联网和航空联系等科技的发达,人们益发愿意出国或迁移到别地,不论是暂时或永久性的,与其抗拒,不如做好准备和学习应对这个趋势。
而另一方面,国人生育率每况愈下,在去年创下新低,若没有移民,本地人口将从2025年起开始萎缩,不论在社会和经济层面上,人口老化对新加坡人有不利的影响。
陈惠华说:“我们希望那些可以对新加坡作出有意义贡献的移民,将来会成为永久居民和公民,因此,我们应帮助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融入新加坡。”
3月22日的“新汇点”封面刊登了《穿制服的老外 服务内政团队》的报道。陈惠华在致辞中也引述了其中的维克尔(Stijn Welkers)的故事。
维克尔来自荷兰,现为永久居民,在大巴窑邻里警署“兼职”志愿警察。陈惠华说,有许多新移民也像维克尔一样,决定同新加坡人一起共创未来。这些努力是值得表扬的,也会帮助新加坡人更愿意接纳新移民。
陈惠华表示:“像《新汇点》这样的专版,为新移民提供了一个‘窗口’来观察‘我们的家’,看我们的做事方式,也同时让我们可以多了解他们,因此可以缩短双方的差距。《新汇点》有让新移民可以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报道,也有新移民如何为新加坡作出贡献的报道。我们应该尽我们的本分帮助他们融入。” 陈惠华也特别赞扬说,尽管早报是份华文报章,“《新汇点》却介绍了来自不同阶层、国家、文化和语言背景的新移民,也报道了新移民和新加坡人共同关心的课题。”
每周一出版的《新汇点》去年4月13日创刊,已经有50期。昨天举行的《新汇点》周年庆“新汇点人物会”,邀请了过去一年来《新汇点》报道过、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移民新闻人物、特约及专栏作者,加上报名的公众,近500名出席者把会场挤得热闹万分。
“新汇点人物会”活动获得国民融合理事会支持。
本文来源于: 新加坡留学网 http://www.eistudy.com
新加坡旅游,机票,房产,留学,公寓等项目,详情请拨打免费热线:400-7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