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把道德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由政府首脑和国家最高领导机构亲自提出意见和要求,组织专门机构作出决策。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部颁布了新加坡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的综合性大纲,用以发展学生的社会观和公民职责观念,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政府对公民道德教育实行全面干预。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公民道德教育中,也体现着“共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宗族和谐,宗教宽容;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植,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具体为:培养身心健全的个人,使其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对社会作贡献的能力。据有关专家分析,“共同价值观”不仅浸润着公民道德教育,在地理、历史等人文学科中也体现明显。
本文来源于: 新加坡留学网 http://www.eistudy.com
新加坡旅游,机票,房产,留学,公寓等项目,详情请拨打免费热线:400-7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