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地人才大市场反馈的信息显示,MBA虽仍是企业招聘的热点,但用人单位的眼光已日益“挑剔”,比如毕业于哪个学校?毕业论文是关于哪方面的?过去的工作经历与协作精神怎样?甚至还有提问是哪国教师主讲的?看来,企业对MBA的态度,颇值得正在就读的MBA们深思一番。 实战经验是“王牌”
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表示,企业在用人时对MBA还是相当重视的,因为目前真正通晓企业管理的人才实在紧缺。问题在于,虽然国内高校在软硬件设备上大为改善,MBA培养力度有增无减,但培养出来的MBA专业知识仍欠扎实,素质提升不明显。因为国内的MBA毕业生中一出来就能用的还真不多。所以,MBA学位仅是聘用时的参考。若要成为一名合乎时代发展趋势要求的管理人才,除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外,更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这正是目前国内培养的MBA欠缺的。
一家合资企业的老总表示,一名合格的MBA应是既符合公司文化,具有正确工作态度与人生价值观,又具有真才实学与丰富经历的人。也就是说,企业虽承认MBA毕业生具备专业性及系统化的一般能力,但同时认为,非专业方面的分析协调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培养出来。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这些不是现在的学校能培养出来的。
MBA拥有广阔市场
随着当今知识时代与信息越来越主宰企业的命运,企业界对专业经理人显示出强劲的持续需求。
对MBA强大需求的另一个因素是MBA的管理技巧可运用于任何行业。如有的MBA毕业生从事企业管理、银行金融、医院管理、服务业管理、财务顾问、国际贸易等,也有在政府机构担任职务。由于MBA教育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开发,这些技能能够伴随人的一生,他们能够不断地适应新的领域,发掘新的天地。因此,MBA毕业生可以从事财务、投资,也可从事市场营销、大众传播。可以从传统行业转入高科技行业,也可以从私营企业家走向政府公职人员。
MBA教育提倡实用性
MBA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用性,不重在灌输知识,而在于决策及实用管理技能的训练。因此其课程内容不仅各国家、各大学不同,且内容经常在不断地补充更新,从而能更确切地配合学生以及当今企业机构的需要。MBA教育中帮助学员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外,还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培训学生实际操作技巧。许多学生都认为,MBA带给他们的最大收获是一种对新事物的启发、思考能力和开阔的视野;使他们对以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看法和理解;MBA的课堂使他们接受了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使他们变得更具实力,对未来的事业与职位有了更高的目标。
一名就读MBA的先生认为,MBA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研究生教育,它不是一种学术性的训练,而是一种职业化的训练。MBA教育可以比做工厂,它产出的是职业经理人,不是学者。
他认为,即使将来拿到MBA学位,也未必意味着就是一个好的管理人才。虽然名校的MBA头衔会对找工作有所帮助,但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关键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干,而不是一纸证书。
目前赞成“MBA应该是职业训练”观点的人已日渐增多,一些MBA教育者提出的目标是将中国MBA教育基地造就成培养未来企业家的“黄埔军校”。在他们看来,重视职业方面的训练已成当务之急,因为企业就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企业的市场则是学生就读MBA的最终目的。(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