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学校必需的条件及各种条件的重要性

申请者在请求获得美国大学录取许可及奖学金资助时都要提交各式各样的材料。其中每种材料的重要性都不尽相同,而且任一方面的劣势都可以通过其它方面的优势来弥补(比如说较差的托福、GRE成绩可以通过较高的本科成绩来抵消)。各种材料的重要性相互交叉,而且不同类型的大学会青睐不同类型的学生。如果非得定出一个量化的标准的话,各种申请材料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著名大学:学术背景(主要表现为介绍自己学术背景的自传及履历)、本科成绩、GRE成绩、推荐信、以前就读的大学知名度、TOEFL成绩。

一般大学:GRE成绩、本科成绩、学术背景、推荐信、以前就读的大学知名度、TOEFL成绩。

注意,以上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标准。实际上许多大学都有自己的评定学生好坏的尺度,不同的教授也会有自己的一套评定准则,比如斯坦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对申请者各种成绩的要求较严(当然,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也不相同),而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可能更喜欢有较强学术背景的学生。正因为学校的评判标准上有种种不确定性,才会有“申请学校能否成功多半靠运气”的说法,事实也的确如此:常常会发生被非常差的大学拒绝的申请者最后被非常著名的大学接受的情况。

以下部分将对各种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及其重要程度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1、GPA(大学成绩)

对于申请美国大学,过去有一种说法是只要英语好就成,大学成绩再差也无所谓。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因为申请者的高等教育成绩,尤其是本科期间的课程成绩,是决定申请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有学位课程的成绩单(Transcript)是申请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必需的文件,中国的申请者必须提供经过官方认证的中文成绩单及对应的英文成绩单(有的国外学校可能只要求申请者提供大学后两年的专业课程成绩单)。办理成绩单应当在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就读学校教务处或专门的成绩单办公室办理,已毕业的学生还可以与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打交道。成绩单通过学校教务处认证后封于盖章或加盖防伪标记的信封当中。通常每所美国大学需要交一套成绩单(中、英文各一份为一套),有的大学可能需要两套,分别寄往研究生院与系招生办公室,因此在学校办理成绩单时数目可以按照所申请大学数乘以2来决定。

前面已经提到过,大多数美国学校对申请者的本科成绩及更高学位课程的成绩有一个最低限度的硬性要求,少于这个分数的申请者均被认为不具备申请资格。通常情况下本科成绩要求3.0以上(少数普通大学要求稍低,但一般不会低于2.5),研究生成绩则更紧一些,要求在3.2以上(可能美国人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好读,至少美国本土是如此)。至于GPA到底多少才算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大概范围来看,本科成绩3.8以上可以说是优异、3.4以上算优秀、3.2以上马马虎虎、3.0以上只能算相当一般,3.0以下就不用提了。

在评奖过程中,GPA也有一定的硬性标准。比如授予Fellowship奖学金(最高级别的奖学金资助,该种奖学金的获得者无须工作)可能要求获奖者GPA成绩在某个分数线以上(如3.8),否则不予考虑。当然,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本科成绩3.1、3.2的申请者拿到Fellowship的人也有很多,所以GPA不高者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能在其它项目上出类拔萃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评价。

这里所指的GPA分数即平均成绩积点(Grade燩oint燗verage)。美国多数采用4分制来计算GPA,并要求国外的申请者按照有效的转换标准将自己的成绩换算为4分制(也有少数学校不要求转换为4分制,如密歇根大学)。具体的算法为:

首先需要确定有效的转换标准:绝大多数国内大学教务处都提供本校适用的成绩转换标准,根据本校所授课程的难易及分数分布情况,不同的学校标准可能会有较大的不同。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所提供的转换标准均为:100到85分为A(4.0)、84到75分为B(3.0)、74分到60分为C(2.0),不及格为D(1.0);而复旦、浙大的标准更高,例如要90分以上才算是A。该标准会直接写入申请者的成绩单中以供国外大学在评定时参考(关于不及格后补考的成绩是否要再次算入,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通常要求再算一次。如果补考成绩最高只能是60分的话,这样算就亏大了)。

有了转换标准后,就可以进行GPA计算。将自己的各科分数按该标准折算成4分制,将各门课程的4分制分数乘以该科学分,再除以总的学分和即得到最后的平均成绩积点。下面给出一个例子:

上海交通大学某学生共修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四门,成绩分别是77、85、82、65(4分制按上面的标准即3、4、3、2),各学科的学分若分别为5、4、4、3,则GPA计算公式为:

(4分制成绩与学分的乘积和)/(总学分)=(3X5 4X4 3X4 2X3)/(5 4 4 3)3.06

可见该生最后的GPA为3.06,才刚刚过美国大学申请的资格线。

从上面的转换方法可以看出,这种评定学生本科成绩的方法有许多弊端。由于各校及各专业所设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在阅卷打分时的随意性很大(有时候可能整个年级也没有上85分的,有时候却可能整个年级都没有下85分的),使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比较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极有可能造成名校的优秀学生课程成绩却远不如普通大学的一般学生理想。而且学校教务处对成绩单办理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程的GPA成绩,有一些较松的学校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要载入最后成绩单的课程成绩,而较严的学校则要求学生完全按成绩大表一五一实地抄录,不许任意删减、增加成绩大表上的成绩(至于选修课成绩,学生大多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要写入成绩单)。这样也会造成表面的成绩与真正的实力有较大的出入。针对这种情况,有一些国内大学(如复旦大学)采取了按名次计算GPA的方法,以消除某校或某系GPA普遍不高的现象。

美国人多数比较傻,只要看到官方图章就认定是公正、客观的成绩,因此实力较强但分数计算后较低的中国学生只能干瞪眼。不过近年来美国人认识到国外成绩在开具及换算过程的弊端,因此加入了其它一些评判标准,如看该申请者的就读学校是否有名气、要求申请者提供其成绩在同类型学生成绩中的排名等。申请者也可以在自己的申请材料中说明自己学校的成绩评判标准,或自己大学成绩不甚理想的原因(有时会有奇效,有时则可能起反作用)。

毫无疑问,伪造大学成绩单的事情屡有发生,而且被抓获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旦抓获即遣返回国,还有可能在护照上敲“永远不允许入境”的章)。伪造成绩单在多数学校都不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唯一证明该成绩单为学校认证的凭据就是敲在成绩单以及成绩单信封封口上的学校教务处图章。但出于良心及对其它竞争对手的尊重,别做这种事情。

2、申请者的就读学校

由于多数国外教授对中国的大学缺乏了解,恐怕只有清华、北大两所大学的学生可以直接于中获利,而其它国内较知名的学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都会稍逊一筹,不过若碰巧在录取与评奖委员会里有教授知道申请者的学校而且“认为”它比较知名的话,对申请的结果真的会有莫大的好处。

3、学术背景

学术背景在任何学校的申请中都将被认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光是有良好的本科与托福、GRE成绩只能说明该申请者在应付考试上有较高的水准,但实际的研究与动手能力如何则很难从中加以公正地评判。而学术背景,包括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数量与质量、所参加过的研究与实际项目、在著名学术竞赛中获得的优秀名次等内容,可以直接反映出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大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潜力,从而在录取与奖学金评定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部份中国学生的托福、GRE成绩与实际工作能力不成正比,造成国外教授越来越重视对申请者学术背景的考查。

获取有说服力的学术背景并不是可以一蹶而就的事情,对于我国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因为在我国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事实上能够“真正”直接参与的研究项目相当有限,又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文章就更不多见了,这造成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者背景千篇一律,即较高的本科成绩、惊人的托福、GRE成绩,完全空白的学术背景。这毫无疑问地损害了中国学生的竞争力。而美国本土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通常都有机会参加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及与专业相关的研究活动,直接参与到大学里教育、科研中,因此尽管他们没有太高的GRE成绩,但有值得炫耀的学术背景,因而更具竞争力(当然美国本土的申请还有其它各方面的优势)。

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但无法清楚地向录取及评奖委员表达自然也是枉然,而用于阐明自己过去的相关经历的申请材料就是自传与读书计划,它们将在稍后的部份讨论。

4、GRE、GMAT、TOEFL、TWE、TSE及其它考试成绩

各项标准英语考试成绩当然是申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不过它们的重要性远非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点足以决定一切。事实上,除非申请者的考试高的出奇(如托福高出650分、GRE高出2300分、GMAT高出750分),否则在申请中的差异并不大。一般地说,除了在招生简单上有名确的更高的分数要求的学校以外,托福成绩在600分以上、GRE在2000分以上、GMAT在700分以上就足够对付所有类型的大学了。

美国各大学的招生简章上都会明确规定一个托福成绩底线,考试低于这个成绩就意味着失去了申请资格。多数大学的托福最低标准为550到600分不等,也有极少数学校的特殊专业要求高到620、630分的。另外,如果母语非英语但已经在英语授课的学校就读过(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则托福成绩可免。通常情况下托福成绩是最没有份量的申请材料之一(但它是不可或缺的申请材料之一),只要能上600分就基本上一视同仁、不加区别了,美国的教授们大概见过太多的托福高分但英文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外国学生,所以不再对托福高分的申请者有特别的偏好,转而开始重视其它类型的英语能力测试,如TWE与TSE等。

另外,托福考试分为听力、语法、阅读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独立评分,因此在考试成绩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应试者各部分能力的差异。由于以前有许多中国学生拥有极高的托福成绩,但在赴美后在实际的听课与交流中暴露出了较多问题,许多大学开始意识到中国学生在笔试上的惊人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之间的显著差距,开始对单项分数,尤其是听力分数有一些硬性的分数要求,通常情况下听力单项分数应当在60分以上才算合格(即在最后的总分中听力大约当在200分以上)。与这种趋势相对应,有越来越多的大学与越来越多的专业要求母语非英语的申请者出示TWE作文考试成绩,因为英语作文能力将直接决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自如地应付大量的作业与论文压力。通常中国学生的TWE在5.0以上可算相当优秀,因此,一个640/3.5的分数远没有一个620/5.5的分数来得诱人。如果某个考生拥有上面的两次托福考试成绩,则宁可在实际的申请中使用后者。

GRE也有类似的按部分处理情况。GRE分为英语语文、初等数学与逻辑分析三部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申请者各部分分数要求也大不相同。通常计算机系等工课院系偏重数学与逻辑分析,而商学院各系偏重于语文与数学。有的学校在招生简章上明确规定只看某一项或两项成绩,其它成绩只供参考或根本不需要提交(在申请表格上无须填入)。因此,一个700/800/700的分数(用以申请商学院较佳)与一个600/800/800(用以申请工科学院较佳)的成绩总分虽然都是2200分,但在申请不同专业时的竞争力是完全不同的。

近年来有一种新的趋势是美国教授越来越青睐英语考试成绩中等,但其它方面突出的学生。“这两年分数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模糊,2300的高分不再意味着一帆风顺,甚至可能没有理睬,倒是2100分左右的成绩开始走俏。对此我们的解释是美国教授已经认真研究了GRE与被试者的的关联程度,美国学生最优秀者大都在2100分左右,而且他们只花少量时间准备,而中国学生如果用一个月时间来熟悉题型,能力最优秀者也差不多是2100分左右。美国方面最初视大量的2200的高分为不正常,认为中国方面泄露了试题,后来接受这一事实,可是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在分数与之间严重的不对称,于是教授们再次视高分为异化现象。他们不同意中国的培训中心任意盗版发行ETS的全真考题,更不希望中国考生抛开专业三四个月来准备一项考试,因此美国方面对GRE的变化如能在不久对中国方面起到影响,应该说是有利的。”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