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新西兰,幼儿园教育跟国内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样,家长自己也没有经历过,肯定摸不着头脑。
对于从国内过来的家长来讲,与中国幼儿园最大的差别在于这些:
1、幼儿园很小,一个园的学生不如国内幼儿园的一个班,所以也没食堂,午饭要自带。
2、没有所谓党化教育,幼儿园没有国旗,没有升旗仪式,更没有国旗下讲话。学校也没统一校服。因为不强制午睡,连被子也不用。
3、公立幼儿园免费上学,每周免费20个小时,如果要延长的话,自己交些钱就可以,但都很便宜。
4、没有学区之说,就近上学。除非你想去的幼儿园满园了,就要等名额或是换个园报名。
5、3个月大就可以读幼儿园,5周岁一到,就去读小学。
6、老师不会安排手工活或是啥家庭作业给家长,一大解放。
新西兰的幼儿园,跟中国的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那么在新西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都做什么呢?
孩子在幼儿园,一般每天家长们都会收到老师写的Report,但毕竟是很简单的。
有家长会问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干什么?老师的回答通常是:“Having fun。”
洋人家长往往就一脸欣慰地说:“That’s cool。”
可能比较保守的华人家长就会有点紧张:“啊?光玩啊?”
毕竟在国内的幼儿园,孩子学习的项目还是不少的——比如说什么背唐诗、认字、算数等等。
但是对于生活在新西兰的孩子们来说,在幼儿园主要就是玩。
今天并不是要引用些什么蒙特梭利或者华德福教育体系里所说明的小孩子“玩”的重要性,而只是想简单介绍下幼儿园的内容和一天的程序。
幼儿园跟家里不同的玩法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取代的是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们,幼儿园的玩具和玩的项目比家里多,老师和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好使唤,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情。
基本上玩的活动场所分室内inside和室外outside。不同年纪的班配备的玩具不同。早上孩子们来了之后可以自由选择室内和室外玩。
所以,在新西兰幼儿园,是没有升国旗,更没有国旗下的讲话,也不会教国歌。
9点半左右会有Morning tea上午茶,上午茶之前会有10分钟的Mat time。
这个Mat time就是把小孩子聚拢了坐在地上,老师主要做的事情是利用不同教具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进行简单的字母、数字、歌曲、动作的教学(当然还是会学知识的啦)。
上午茶时间之后又是玩,室内室外自己选。
室外会有滑梯,秋千,花园,沙坑,水泵,水槽,攀岩,画架,木工车床,厚木板,三轮车,手推车,呼啦圈,球,轮胎,木板等等。
室内通常分为family corner(过家家用的,所有用具从烤箱冰箱到茶杯蔬菜面包,从帽子到衣服,从小洋娃娃到儿童推车都有),有book corner(小图书馆),block corner(各种不同的积木),有puzzle拼图玩具,七巧板玩具,有不同basket装的各种类型大小的车类玩具,医用玩具,五金玩具等等,当然,都是塑料和木头的。
还有自然角,上面放有各种天然制品,包括贝壳,火山石头,鹅卵石,树叶,干花,树皮等等等,还有科学角,各种镜,放大镜,多棱镜,万花筒,望远镜,手机样板,键盘等等。
室内老师和室外老师还都要负责各自范围内的ART WORK,就是让小朋友们尝试不同方式不同工具的画画和手工制作,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这话真的不假。
画画所用的颜料都是可水洗的,虽然我们给小孩子都带上专门画画用的围裙,但经常还是有小朋友会把手上脸上都弄得一塌糊涂。
这一点上亚裔孩子的表现都很有趣,好象他们家长的教育方式约好了似的,很多亚裔孩子在绘画时都会很小心的保护自己身上的干净程度,洋人孩子的手和脸倒是每次自由创作之后都是五颜六色的,他们还都乐呵呵的。
然后是午餐时间;午餐时间之前是第二次的十分钟Mat time。
然后是午休时间,没有强制午睡之安排。如果学生不想睡,可以自己玩,要睡的小朋友会有专门区域睡觉。 所以这里不用买被子,当然没有校服啦。
然后是十分钟Mat time或者Music & Movement time。
然后在二点半左右是下午茶。(各个园在下午的时间安排上略有不同)
然后还是玩,直到孩子们陆续的被家长接走。
洋人家长来接小朋友,最常问自己孩子的一句就是:Did you have a good day?还有Are you happy today?
中心意思就是一个:“今天你快乐吗?” 而不是“今天你学了些什么?”。
真心话:好羡慕那些在新西兰读幼儿园的孩子!也羡慕哪些让孩子在新西兰上幼儿园的父母,明智!童年,最重要的就是玩,就是要快快乐乐的成长,而新西兰的幼儿园,真的为小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环境,我都想让时光倒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