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教育局长兼总裁傅玉发在介绍新策略蓝图时说,工教局接下来把关注重点从以往的职能与技术教育,转为事业与技术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应用学习、在职培训及持续教育与培训等,在技能上精益求精,进而拥有良好事业。
工艺教育局将开拓以事业为主导的新职业与技术教育模式,宗旨是培养学生掌握精专技能,发挥自发学习精神,并在毕业后通过持续教育与培训,为终生事业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五年“工教局开拓先锋”(ITE Trailblazer)策略蓝图下,工教院将逐步落实多项计划,包括今年起让每名学生接受40小时的教育与职业辅导,以及到了2020年让所有课程都包含实习计划等,进一步为事业铺路。
这是工教局继1995年以来推出的第五个策略蓝图。上一回推出的“工教局创新策略蓝图”,工教院课程不但更多元化,学生也有更多升学渠道,社会对职能教育也渐改观。据工教局调查,工教院毕业生去年的薪水中位数是1782元,比2009年的1391元提高28%
工艺教育局长兼总裁傅玉发在昨早召开的记者会上介绍新策略蓝图时说,工教局接下来把关注重点从以往的职能与技术教育(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转为事业与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这么做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应用学习、在职培训及持续教育与培训等,在技能上精益求精,进而拥有良好事业,而不是把考取更高学历视为唯一迈向成功的途径。
傅玉发说,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新技能,以应付我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新蓝图的三大宗旨分别是培养学生精专技能;采用资讯通信科技,以促进学生自发学习;以及通过教育与职业辅导及学生培育计划,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价值观。“我们希望培育出充满自信、各方面平衡发展,及为事业做好准备的学生。”
工教院在课程及培训方面,将进一步确保学生所接受的训练更切合各行业的技能需求。目前,60%的课程具有三至六个月的实习计划,但未必全都设下规范化的学习目标;到了2020年,所有课程将包含实习计划,同时将更系统化,并会按个别行业的需求而延长。
从2016年起,工教院毕业生可通过新的“入职培训计划”,以受薪员工身份一边工作一边上课,考取工教局颁发的专业文凭,提升就业前景和薪金。
另一方面,为配合未来技能委员会(SkillsFuture Council)的方针,工教院未来两年,每年提供2万2500个持续教育与培训课程学额,这比目前每年的学额增加5%。
在全面培育学生的目标下,工教局也将强化针对学生的教育与职业辅导。今年起,学生将分两年接受40小时的教育与职业辅导。除了学习如何准备履历和应付面试,学生也将掌握不同行业的就业前景等资讯。教育部日前已宣布,每所工教院今年底将有六名全职的教育与职业辅导员,协助学生发掘各自的强项,做出更适合自己的教育和职业选择。
对于目前不少工教院学生以升上理工学院,过后报读大学为理所当然的目标,中区学院院长洪剑威受访时说,要改变这个观念,必须全国上下努力,即在未来技能委员会的领导,工教局、各理工学院及企业的合作下,才能让学生明白,除了报读高等学府,掌握技能并继续在职场上接受培训,照样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