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前教育中心的厕所设立隔间,培养小朋友尊重他人隐私;以水龙头取代自动感应的洗手器,避免小朋友玩弄洗手器;新加坡卫浴文化协会推出本地首个学前公厕指南,协助业者安装适合幼儿使用的厕所设施。
这个长81页的学前公厕指南,从设计、保养及教育三大方面着手,指导业者安装符合孩童高度的设施、如何培训清洁工,以及灌输孩童良好的用厕习惯等。协会鼓励业者在半年的时间内,从这三方面提升厕所素质,以便获得最高级别的认证。
幼儿园Generation Kidz@Limau及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位于直落布兰雅的Sparkletots学前中心,较早前加入试验计划,并获得最高级别的认证。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次长刘燕玲昨天在“康乐公厕学前计划”推介会上,颁发证书给这两家业者。
培养孩童良好用厕习惯
Generation Kidz@Limau分行董事欧慧君透露,幼儿园花了一万多元翻新其中一间厕所,包括安装较低的马桶、防滑垫及冲凉隔间等。幼儿园有四间孩童和两间成人厕所。
欧慧君说:“我们不只从硬件方面去改善厕所素质,也利用学生的美术作品来布置厕所,他们在厕所看到自己的作品,会特别注意厕所卫生,洗手时不会弄得水花四溅,也不乱扔垃圾。这样一来,清洁阿姨清理厕所时也更容易。”
卫浴文化协会早在2007年便推出“学前孩童康乐公厕教育计划”,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习良好的用厕习惯、如何保持环境清洁等。完成计划的孩童,还可获得“小小公厕大使”奖章一枚。
协会会长陈培芬指出,之前的计划比较注重教育的环节,但新计划更为全面,除了加强宣导工作,也考虑到厕所设施设计和保养。
陈培芬说:“良好的用厕习惯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这不但有助建立一个优雅的社会,也能提高个人和公共卫生水平。”
可上网下载指南
她说,这个学前公厕指南涵盖建设局、国家环境局和公用事业局的现有指导原则,也加入针对学前教育中心的最佳作业方式和例子,有助统一这个领域的厕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