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浮动舞台 新加坡临时国庆庆典地点变家喻户晓地标

  2006年,林育民与另外四名国防科技局工程师,联手策划这座全世界最大浮动舞台的设计与建造工程。三年前,他到滨海湾浮动舞台出席长子的基本军训结业仪式,感到非常自豪。

  林育民三年前到滨海湾浮动舞台出席长子的基本军训结业仪式时,除了为儿子的成长和蜕变感到骄傲外,也因为看到儿子和同袍站在自己当年协力打造的舞台上完成国民服役的其中一个里程碑,而自豪无比。

  林育民(56岁)是国防科技局(DSTA)的陆军系统项目经理,主要职责是为新加坡武装部队研发军用车辆。2006年,他与另外四名国防科技局工程师,联手策划这座全世界最大浮动舞台的设计与建造工程。

  由于旧国家体育场当时面临拆掉重建,而政府大厦也将进行修复工作,国防部决定物色新地点,从2007年起举行国庆庆典。浮动舞台最初的建设概念,出自武装部队工兵部队(Singapore Combat Engineers)的高阶指挥官,其设计与工程则由国防科技局负责策划。

  仅花13个月就竣工

  时任工兵总长张仁祥准将(51岁)受访时说:“我们其实勘察了不少地点,包括惹兰勿刹体育场、马场以及滨海南一带,也就是现在滨海湾花园的位置。不过,有一天我们开着车在薛尔思桥上行驶时,看见滨海湾有块空地,我们当时心想,如果在这里举行国庆庆典,不仅出席庆典的公众可观看,滨海湾一带的公众也能一同参与。”

  构想敲定后,相关机构便紧锣密鼓展开设计和建造工程。林育民回忆说:“这种规模的工程一般得耗上两年多完成,但我们在短短13个月内就办到了。”

  他补充说:“为了快马加鞭,我们采取微型管理(micro-manage)方式,每周两次到船厂亲自监督工程,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我们也一边制造零件,一边为它们进行测试,不浪费一丁点时间。”

  参与策划的另一名国防科技局工程师陈显南(37岁)也说:“这不是一般的建筑工程,我们得在国庆总彩排前完成,所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慢下来。我们总不能跟部长(时任国防部长张志贤)说我们没办法如期交货。”

  除了须要应付工程上的挑战,工程团队也得面对位于浮动舞台施工地点附近商家和酒店业者的顾虑。林育民说:“酒店业者都担心浮动舞台的观众席建得过高,影响酒店住客的住宿体验,所以我们最后把可容纳2万7000人的观众席高度限制设在21公尺。”

  经过多方努力,以及承包商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的全力配合下,这座长120公尺、宽83公尺的巨型浮动舞台终于在2007年4月落成。舞台共由15个钢制浮台(pontoon)组成,总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整个舞台可负载的重量达1070吨,包括9000名表演者、200吨重的舞台道具,以及三辆30吨的重型车辆。它也设有连接陆地的三条走道。

  陈显南指出,浮动舞台的整体结构可使用长达10年,若妥善管理及维修,使用期可进一步延长。

  他说:“浮动舞台4月建好后,5月便迎来进行国庆总彩排的参与者,但真正令我感动的是第一场国民教育演出,看见国庆表演在浮动舞台上逐渐成形,那种感觉真的很棒。”

  每年举行30场户外活动

  除了国庆庆典,目前由新加坡体育(Sport Singapore,前身为新加坡体育理事会)经营管理的浮动舞台,也是举办多场大型户外活动的地点,每年平均30场,其中包括2010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和闭幕典礼,以及国民服役人员的基本军训结业礼。

  陈显南说:“浮动舞台最初只是举办国庆庆典的临时地点,不过,这几年下来,浮动舞台其实已经成为新加坡家喻户晓的地标,这一点是令人欢喜的意外收获。”

  张仁祥则认为,浮动舞台与国庆庆典已经密不可分,即便体育城已经竣工,当局仍可在新体育场和浮动舞台“交替”举行庆典,不过他也意识到浮动舞台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终究难逃拆除的命运。不过,他补充:“在浮动舞台举行的国庆庆典中,观众观赏到的不仅是国庆演出,还有演出背后那道逐年丰富的市区风景线,见证这个国家的发展,而这是无价的。”

  我们其实勘察了不少地点,包括惹兰勿刹体育场、马场以及滨海南一带,也就是现在滨海湾花园的位置。不过,有一天我们开着车在薛尔思桥上行驶时,看见滨海湾有块空地,我们当时心想,如果在这里举行国庆庆典,不仅出席庆典的公众可观看,滨海湾一带的公众也能一同参与。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