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竞赛带你认识新加坡文化传统,参赛者在华兴金属加工店索取盖章。自诩踏遍新加坡著名历史古迹?你又是否认识这些藏匿在马里士他路两旁的传统商店和文化遗产?由华美达酒店(Ramada Hotel)、互联网旅游(Web In Travel)等机构联办,作为新加坡旅游局“旅游庆50”官方活动之一的“马里士他路寻迹竞赛”(Balestier Heritage Race)前天下午举行,147名参赛者组队探索马里士他路一带20个少为人知的文化遗产。参赛队伍必须到所有景点取得盖章,同时也可以向新加坡导游协会的志愿导游询问景点详情。其中一个景点是路边施茶亭。早在干净食水仍属于奢侈品的年代,穷苦的劳动百姓可以免费在此取得茶水。如今这项服务由同德善堂念心社维持。虽然茶亭外观并不起眼,但人情味和意义深长。

景点包括不少传统商店,景点之中也有不少传统商店,如上世纪60年代创立的南洋咖啡粉制造厂、70年代创立的龙发豆沙饼店等,让顾客体验与大品牌截然不同的小店风味。曾为马来经典巨星比南利拍片的邵氏马来影城也坐落在这一区。志愿导游陈全发(66岁)说,年青一代应该来这里参观传统店屋。“新一代大多住在政府组屋,但组屋在新加坡190年历史中,不过只有约50年历史。他们应该意识到组屋之外的地方,还有其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验。 ”
难得一见的金属加工店,在新加坡工作20多年的英国人彼得(Peter Gammon)代表公司参加竞赛。他说:“我认识的马里士他路景点是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但不知道还有其他许多历史遗产,如传统的面包店。这些景点只要多推广,一定十分吸引外国游客。”参赛者李明慧(20岁)则说,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华兴金属加工老店。“现在的金属工业都在工厂,新一代已经很难看到这种店铺生意。我在谷歌上做调查时,也没有查获这家店铺的资料。”这项竞赛共筹得约一万元,善款将捐予李亚妹安老院(Lee Ah Mooi Old Age Home)。这是新加坡收费最低廉的私营老人院之一。我认识的马里士他路景点是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但不知道还有其他许多历史遗产,如传统的面包店。这些景点只要多推广,一定十分吸引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