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无利于个人的就业机会

    相比最低工资制,以补贴鼓励就业才是上策。出席大学先修班研讨会的学生趁茶点时间,同人力部长陈川仁交换意见。陈川仁表示,政府得谨慎考虑最低工资制会否对就业机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者。一个人能从工作中找到尊严,而就业奖励计划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工作。人力部长陈川仁指出,实行最低工资制要比就业奖励计划等援助来得简单,但政府认为单一地划定最低工资无利于个人的就业机会,通过补贴来鼓励人们保持就业才是上策。陈川仁昨天在大学先修班研讨会(Pre-University Seminar)开幕仪式上针对几名学生的问题发表看法。
 
   由于学生反应踊跃,原定半小时的答问时段延长至约一个小时。至少10名学生利用机会向部长发问,当中不少人关注就业相关课题。一名国家初级学院学生询问,政府是否会立法实行最低工资制。另一名英华自主中学学生则想了解最低工资制是否比渐进式薪金模式来得更有效。陈川仁指出,政府得谨慎考虑最低工资制会否对就业机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者。一个人能从工作中找到尊严,而就业奖励计划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工作。他说:“其实,最简单的做法是实行最低工资制。政府只须立法而不用花分文,成本由雇主承担,但这因此可造成负面影响。政府相信以补贴的方式介入,通过就业奖励计划(Workfare)协助(低收入者)才是更恰当的方式。”他提醒说,良好工资与确保就业机会这两者间得保持平衡。渐进式薪金模式是根据生产力来制定不同的薪金指标,并与培训与提升技能挂钩,这比最低工资制来得理想。也有学生关注文科与艺术教育在就业市场的前景,陈川仁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地照着父母的意愿。他指出,不论学科,个人如何对待与处理问题才是关键,我国需要的是多元技能。他不认为艺术教育会阻碍个人的发展。
 
   他重申,唯有经济增长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缩小贫富差距不是以压低高薪者收入的做法那么简单。面对全球化竞争,我国须有吸引人才的条件。几名学生也询问陈川仁有关“新加坡身份”的定义,以及对社会上一些人出现排外情绪的看法。陈川仁指出,新加坡身份是由不同身份与文化形成的,新加坡人要承认各自的不同,并接受与包容种族与宗教等差异。假装彼此间不存在差异是不明智的做法。他也提醒学生,在这个言论易于传播的网络时代,应谨慎地发表言论。他回应排外情绪时说:“大家有批评的自由,但有的界限不能逾越。你不能以言论自由为辩解理由,不能把责任推给社会……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由的前提是责任。”今年大学先修班研讨会的主题是“多个故事,一个未来”(Many Stories, One Future),陈川仁致词时也分享几段国内外事迹如南亚海啸、麦唐纳大厦(MacDonald House)爆炸事故等,希望学生能从历史中学习,获得启发。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