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将近一个月,回来看到了好多篇有关新加坡语言的文章。不得不找回5月5日《联合早报》所报道李显龙总理对语言的问题所发表的看法。想到过去三个星期在欧洲的经历,我不得不赞叹新加坡语言政策之下的远见。
新加坡语言的光采语言的功能是沟通和文化的传承。在亚洲,新加坡人基本上只使用英语和华语,就能在多个国家进行交流。因为能交流,我就能欣赏到不同国家、族群的文化。在欧洲,过去常以为能讲英语基本上就可以了。而这次,本人不是出差不跟团,自由行的感觉和经历就跟以前很不一样。欧盟的成立,让大量的外来移民可以自由往来西欧各国,而外来语言更是给一些东道国,如德、法、英,带来不小的冲击。这次欧洲行遇到了许多事,例如有一家餐厅的老板娘劝我儿子:“你要学德语。”我可以想象他们对德语被掺杂了捷克语,阿拉伯语,或波兰语的无奈。但凡不是用一个大家普遍能懂的语言,人与人是没法沟通的。在英国,新加坡住的旅店,掌柜的是印度来的,服侍早餐的是罗马尼亚来的,载我们到机场的司机是非洲来的,纪念品摊位老板是越南来的,中餐厅的老板和服务员都是香港来的。我们都可以用几句简单的英语沟通,我问得了路,点得了餐。这简单的几句英语也带给了新加坡很多不同的语音色彩,这是多元种族社会的色彩。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文化的国家,社会不单是由四大种族组成,华人社会中还有不同方言群。印族国人更有从斯里兰卡,孟加拉和印度多个不同原乡地来的方言群。学英语使新加坡能够与世界沟通;学母语使新加坡能够传承各自的种族文化。在现今中国崛起的时代,新加坡的母语,也让新加坡在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商机中,比他国抢先一步做好准备。这就是新加坡的语言政策的好处。现在世界改变了,在新加坡英语成了“Singlish”。新加坡的华语也已被掺杂了英语、众多方言、马来语,或许只有新加坡人才能完全听懂。再加上整个世界语言的演变,外语多元化和零翻译的出现,新加坡该讲什么呢?
“Singlish”是新加坡新加坡的独特语言文化。在国外,你一讲“Singlish”人家就知道你是新加坡来的。女儿在国外念书时,她的同学在她母亲从新加坡来电时都会屏息而听,好奇这是什么语言?我女儿便趁机跟他们分享“Tahan=忍”,“Geng=用头脑”,“Shiok=爽”,“yah loh=同意”等等。这就是独一无二的Singlish,这是新加坡新加坡独特的语文色彩,是社会的演变,人们的相处沟通所演变成的,不是从看港台剧所能学到的。语言若不能沟通,便失去了作为语言的功能,更不用谈文化的传承。能用做基本沟通工具,也能让人与人有更深层面的交流。今天新加坡在适应语言的演变时,新加坡必须清楚认识到,讲正确的英、华语有它的道理,它能让新加坡跟新加坡以外的人沟通。新加坡推广讲正确英语运动,不是在于贬低“Singlish”; 新加坡提倡“讲华语运动”也不是打击方言。新加坡要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让外国人听得懂新加坡,同时新加坡也能够用“新式”英语和华语,让外国人看见新加坡多元种族的语言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