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寄宿生为穷学生免费补习,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王莉晶召集同学为低收入家庭孩子免费补习。受惠学生陆彦芯与妹妹陆彦妃喜欢大学城的环境,她们在学生义工的指导下复习课堂所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学课程学生王莉晶发起一项免费补习计划,为大学附近租赁组屋家庭的孩子一对一补习,目前共30多名桂树学院寄宿生义务当起补习教师。义工每周会接送学生来回大学城,并在补习前与学生吃晚餐,互相交流。晚餐由大学城的寄宿生赞助。每逢星期二傍晚,一群中学与小学生都会到访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寄宿型学院,与在那里寄宿的大学生用餐后,在他们的引导下复习功课。
这是一项免费的补习计划,由博学课程(University Scholars Programme)四年级学生王莉晶(22岁)发起。她目前已召集30多名博学课程的学生,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补习,地点就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学城的桂树学院(Cinnamon College)。补习计划的可持续性是王莉晶的主要考量。她受访时指出,她不要办无法长期维持的援助计划,这对受惠家庭无益。为方便寄宿生,以及鼓励他们加入义工行列,王莉晶把补习安排在大学城内;而援助对象锁定那些居住在大学附近杜佛路一带的租赁组屋家庭。义工每周会接送受惠学生来回大学城。补习前,义务补习教师与学生共进晚餐,互相交流。晚餐由大学城的寄宿生赞助。王莉晶说:“这些孩子需要额外的学习辅助,但他们的家境因经济问题,而没有能力给他们请补习老师。身为大学生,我们可在这方面伸出援手。除了学业,我们也希望能为这些孩子树立榜样,建立他们的信心。“起初,这些学生都很害羞,后来才渐渐有自信地与人沟通。看到这种情况,我们觉得很有满足感。”王莉晶也说,让受惠学生走入大学校园里补习,并不是要向他们灌输“要成功非进大学”的思想;相反地,她和其他义工都鼓励学生发掘各自的兴趣,上大学未必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去年8月,王莉晶与几个同学开始筹划这项补习计划。他们到杜佛路其中三座租赁组屋挨家挨户作家访,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需要。
家长表示孩子补习后学习态度更积极,约28名年龄介于8岁至16岁的受惠学生,从今年初开始每周到大学城补习,姐妹花陆彦芯(12岁)与陆彦妃(10岁)是其中两人。免费补习计划让今年参加小六会考的陆彦芯建立起信心应付学业。她说:“这些哥哥姐姐都很有耐心,我不懂的功课可以请教他们。我喜欢在大学城补习,校园很美。我在这里也认识很多朋友。我要用功读书,将来上大学。”陆彦芯的母亲谢宝玲(33岁,行政人员)告诉记者,她曾经让陆彦芯上补习课,但成绩没有进步,女儿也反映对补习没有兴趣。“不过,这次到大学城补习,她回家后会告诉我,她学了什么。小女儿彦妃原本不喜欢科学,最近也自动自发地读科学课外书。我觉得,她们现在的学习态度都更积极了。”谢宝玲认为,现在的补习费不便宜,她与丈夫的总月入约3000元,长期支付补习费是一个负担。免费补习计划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她希望计划能持久。明年邀其他寄宿生当义工,除了补习,王莉晶也在大学城举办家庭日野餐会,邀请受惠学生与他们的家人参加,并利用这个机会同家长沟通与听取他们的反馈。她考虑明年召集更多义工,包括开放给桂树学院以外的寄宿学生参加,好为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补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