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行李箱修理也是一门行业

   新加坡冷门行业抢救“受伤”行李箱。Chiang Kong的修理员“妙手回春”,赋予破损的行李箱新生命。从轮子、轮套、提手到拉把等,行李箱修理业者随时要备有各式各样的配件。  DnF老板张德智说,多元化是行李箱修理业的生存之道。图为张德智夫妇。 Chiang Kong是新加坡最资深的行李箱修理行家。吕礼全约14年前从两位舅舅那里接过这门生意。 各款的行李箱锁头。MIRRCO以门市生意为主。图为店东黄贵华(右)和儿子黄建勋。 DnF的员工在寻找适合的行李箱配件。在新加坡,修理行李箱是个非常冷门的行业,目前就只有三家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行李箱修理业者主要为航空公司、保险公司服务,甚至得天天在机场待命,以应付不时之需。记者带你了解这一行的独特之处。

新加坡行李箱修理也是一门行业

 
    中午时分,店外阳光猛烈,访谈间一名身着T恤、短裤的年轻女子,躬身推着一个近半个人高的大皮箱来到店里。她愁容满脸地告诉店员,行李箱的提手坏了,能不能帮她修一修?大约半小时,这名女子笑盈盈地推着修好的行李箱离开。原来这名年轻女子是一名空姐,她当晚有飞行任务在身,收拾行装时才发现行李箱损坏了。再过几个小时就要到机场报到,她根本没闲功夫去买一个新的,何况旧行李箱的结构还很好,只是提手断了而弃之不用,未免太浪费,而且也不环保。她突然想起丹戎加东路一家皮箱修理店,便推着箱子来碰碰运气,没想店员两下子就把提手修好,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沙斯来袭时生意暴跌,在新加坡,行李箱修理业是个非常冷门的行业。业者透露,新加坡就只有三家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当中以丹戎加东路的Chiang Kong Services资格最老。经营者是40岁出头的吕礼全,他大约在2000年时接手两位舅舅的生意,承接的是航空公司报损的行李箱,目前为40多家航空公司服务。两年多前,公司从芽笼工业区的货仓搬到现在的营业地点后,Chiang Kong开始门市生意,门市生意除了靠口碑,也来自公司的小网站。吕礼全说,设立门市是为公司的业务打开多一条生路,也能为一些需要的人提供及时服务。2003年沙斯来袭,机场旅客大幅下降,须要修理的行李箱数目大跌,为了不让公司垮掉,吕礼全裁退了一半的员工,临时加入文件递送服务才渡过难关。谈沙斯色变,吕礼全担心类似事件重演,决定开发门市生意,以分散营业风险。目前,公司所修理的皮箱七成来自航空公司,三成来自门市。Chiang Kong也为保险公司和酒店服务,并兼营失物招领,帮航空公司把失而复得的行李箱或包裹归还物主,也替酒店住客打不开的行李箱开锁。在同行中,DnF Marketing & Services的规模最大,公司拥有两个店面,业务也较多元化,除了为航空公司、保险公司和酒店服务及门市生意,DnF也是高档旅行系列用品商Tumi的修理承包商,还做折价贴换行李箱生意和代理20多个牌子的行李箱,更是同行中唯一电脑化的公司。老板张德智(56岁)说:“多元化是我们这行的必要生存之道。”张德智也从沙斯中吸取了经验教训。“那时每天要修的行李箱还不到十个,要不是业主减租一年帮我渡过难关,公司恐怕无法经营下去。”
   
    皮革匠转向行李箱修理业,三家公司中最迟入行,规模最小的要算MIRRCO。这家设在密驼路一栋商业大厦内的皮箱修理公司,门面不大,待修待领的行李箱整齐地排放在架子上,行李架前方是一个长长的柜台,是店东黄贵华(73岁)和黄建勋(43岁)父子俩接待顾客的地方,柜台后就是修理间。MIRRCO的生意主要靠门市维持,顾客主要是新航头等舱和商务舱乘客和其他散客,此外,也是保险公司和两大行李品牌的修理承包商。少东黄建勋说:“把业务锁定在门市,生意自由度和主动性比较大,可以提供顾客面对面的服务,更能了解市场走向和顾客需求。”他说,行李箱的损坏程度各不相同,有的能修,有的不能。他通常会要求顾客把要修的行李箱的照片发给他,以确定行李箱能不能修,能修的就与对方谈价钱,价钱谈妥后,才叫对方把行李箱送过来,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麻烦,对业者和顾客都好。2006年开始专注行李箱修理业的MIRRCO,其实是皮革品修理业的一个老字号。黄家三代都是皮革匠,黄贵华的父亲是鞋匠;70年代中黄贵华自立门户,买卖皮鞋和皮包,兼补鞋补皮包。后来,顾客也拿其他皮革品给他修理,为今天的行李箱修理业打下基础。
 
    黄建勋中学毕业后便跟父亲学艺,21岁时已能独当一面,爆线的皮衣,轮子断开的行李箱,拉链损坏的高尔夫球袋,衬里撕裂的手提袋,扣子脱落的皮鞋……都难不倒他。打拼多年后,黄建勋对皮革修理业了如指掌。“补鞋的太多了,几乎每一个购物中心都能找到这样的服务,竞争太强了,而且利润不高。手提袋是用来炫的,修工非常讲究,而且这门手艺也不容易掌握得好,我父亲就有过花三天修补一个皮包的经验。”衡量得失后,黄建勋征得父亲同意,义无反顾地“砸”掉父亲的招牌,把MIRRCO从原来的皮鞋、手提袋修补服务,注册为行李箱修理中心,不再为人补鞋、修手提袋。
 
   前景看好,人手难找,行李箱修理并不是一个容易经营的行业,业者要承受的压力大。Chiang Kong和DnF每天都会收到航空公司100到150个待修理的行李箱,旅游淡季一天也有50个。这些破损的行李箱必须在一两天内修好,有些必须当天修好,以便物主可以继续行程。为了提供高效率服务,行李箱修理业者总是跟时间赛跑。以Chiang Kong为例,公司每天分两趟到物主家里收集和归还行李箱,四个修理员工则从上午9点到晚上七八点马不停蹄地修理,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几乎没有机会停下手上的工作。每到12月旅游旺季,往往还要加班到午夜!此外,公司还有八九名员工分两段时间在机场待命,负责失物招领工作,尽快把失而复得的行李送归物主。机场天天运作,一年365天无休日,为应付不时之需,除了只做门市的MIRRCO,其余两家公司,天天都有员工候命待发,农历新年也不例外。
 
   须懂得辨别赝品,行李箱修理公司与航空公司或保险公司之间的协议是:竭尽所能把损坏的行李箱修好,无法修理的才赔偿物主新行李箱。但一些物主非常挑剔,爱在鸡蛋里挑骨头,比如行李箱明明已修理好了,因无法恢复原样而说没修。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为了维护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权益,凡碰到一些容易引发争议的损坏,如行李箱出现破裂或凹陷问题的,张德智在修理前后都会拍照,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物主心态无奇不有。名牌赝品充斥市场,想占便宜者大有人在,吕礼全就碰过想以破损赝品名牌行李箱换取真货的物主。“所以,吃这行饭的要懂得辨别赝品与真货,还要懂得见招拆招,以免航空公司或保险公司蒙受损失。”行李箱品牌和款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且不断更新,业者还得备足各种配件才能满足需求。
张德智说,业者必须投下一笔资金,储存各式各样的配件,包括不同大小的轮子、提手、拉把、轮套等。为了节省营运成本,业者也要有门路,并大量进口这些配件,才能应付不同修理需求。此外,不是所有行李箱都能找到合适的配件,所以业者还要有改装配件的本事,并懂得废物利用。吕礼全说:“很多时候从废弃的行李箱上拆下来的配件,经改头换面后,便可恢复一件破损行李箱的使用价值。”以上种种增加了皮箱修理业的难度,三名业者异口同声说,这些也许都是这行业队伍无法壮大的原因。吕礼全说,其实这几年曾出现过两三名新业者,但都只是昙花一现,没多久便打退堂鼓。
 
   能修就不丢,行李箱坏了,买一个新的不是更干脆利落,谁又愿意花时间把行李箱送去修理?MIRRCO的大多顾客是个别把行李箱送去修理的,主要是一些高档行李箱,价格多在300元以上。黄建勋说:“这些顾客经常飞来飞去,他们喜欢用名牌,因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些行李箱很耐用,修修一下比买一个新的省钱,又可继续拥有它,物主便会不嫌麻烦拿来修理。”不过,黄建勋也有修理便宜行李箱的时候。他说,那都是一些有纪念意义,或者好用、实用的行李箱。此外,好大一部分行李箱是航空公司或保险公司送交修理的。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量,修理比赔偿一个新行李箱划算,除非无法修理,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都不会轻易放弃可以节省开销的机会。因为有需求,无形就给行李箱修理业者制造了商机。三家公司修理的不只是新加坡旅客的行李箱,航空公司也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文莱、瑞士、韩国、迪拜、北京、上海、东京、曼谷、普吉岛等地的行李箱运到新加坡修理;顾客包括新加坡、英国、美国、台湾等地旅客,甚至名人与政要。樟宜机场即将扩建,业者估计他们的商机势必扩大,但生意也会越来越难做。张德智说:“到时我们必须增加人手应付增加的工作量,但修理行李箱所得能否抵消成本和开销,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