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教程婴幼课程2015年推出

    针对三岁以下幼童,注重师生信任关系婴幼教程2015年推出。幼乐园教师瑛丹为三岁以下孩子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颜色游戏,让孩子任意涂鸦,自由探索。连氏基金会出资35万元进行这项研究。新教程取代大班制,让教师分工合作,每人着重看护和教育三四个孩子,对孩子的发展更深入了解,并与家长更紧密沟通。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喜好量身定做活动,尽早培养他们肢体、社交和思考与沟通能力。

早期教育教程婴幼课程2015年推出

 
   注重让教师与婴幼儿建立信任和关系的一套新婴幼儿教程,有望明年中陆续在托婴和托儿所推出,着重提高三岁以下早期教育素质。新加坡地学前教育目前较注重四岁至六岁孩子的课程内容,两个月至三岁的托婴和托儿服务则侧重于孩子的日常看护,针对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有限。多数三岁以下的班级由三名教师负责看顾10至12个孩子,孩子通常是分班进行系列活动如上色、玩橡皮泥和吃饭等。新婴幼儿教程让教师分工合作,每人着重看护和教育三四个孩子,对这些孩子的情况和发展更深入了解,并与家长有更紧密沟通。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喜好量身定做活动,尽早培养他们肢体、社交和思考与沟通这三方面的能力。慈善机构连氏基金会(Lien Foundation)出资约35万元,委任主要幼儿教师培训机构之一新苗师范学院(SEED Institute)对这套强调教师与孩子关系的婴幼儿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科学的调查结果,提高家长及整个行业对三岁以下早期教育的重视。
 
   有望明年中陆续在职总优儿学府推出,这项研究为期一年,将对65名三岁以下的孩童进行调查,观察和跟踪记录他们在新教程中的表现和进展。这些孩子来自职总优儿学府(NTUC First Campus)属下的两所职总幼乐园(My First Skool),以及位于裕廊东的实验幼儿园Caterpillar’s Cove。在其中一所幼乐园对35名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试验研究刚结束,教师反馈良好,研究小组目前仍在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学前教育领域向来面对人手短缺的问题,新教程设计适合现有人手安排和具备不同学历的教师使用。研究小组也会就这一点列为考察重点。职总优儿学府已开始培训教师使用这套教程,待明年中研究完毕,将分阶段把新教程推出到属下所有77所托婴和托儿所。新苗师范学院到时也将与其他业者分享教学方法和经验,希望更多业者使用类似教程。
 
   小组的其中一名研究员艾比克(Marjory Ebbeck)教授是南澳大学早期教育终身荣誉教授,也是新苗师范学院的高级课程顾问。她表示,三岁以下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尤其是第一年,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和互动式看护及教育,对他们的大脑发育至关重要,也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她指出:“尽管很多外国研究已证明这一点,但新加坡社会整体来说还未完全意识到三岁以下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另一研究员张莲珠博士是新苗师范学院专业实践副主任。她说,婴幼儿早期教育在新加坡还处于初始阶段,需要时间和更多新加坡地研究改变人们的观念。她强调:“婴幼儿保育师不仅能够提供日常看护,也能为每个孩子设计和规划适合的教育活动。”连氏基金会总裁李宝华呼吁政府和整个行业大力提高婴幼儿教师的学历,他质疑目前三岁以下婴幼儿教师学历要求相对较低的做法,他相信“教育素质无法超越师资质量”,若不提高师资,就无法提高教育质量。职总优儿学府集团专业总监何燕芳说,新教程不仅对孩子有益,对教师也有帮助,他们更能集中精力,对个别孩子的发展有更紧密的跟进和了解。幼乐园教师瑛丹(34岁)参与试验研究,她说,新教程让她成为“更敏锐的观察者”,能够为个别孩子设计更多活动。这个过程让她找到满足感,孩子也有更多探索的自由,建立自信。家长杨明丽(33岁,保险经纪)把八个月大的儿子交给托婴所照顾。她说,孩子每天在托婴所八个小时,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父母,家长当然希望托婴所有更好的课程,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托婴所是否愿意在这方面做出投资。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