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加坡人对建国一代配套的理解,对一些属建国一代的年长新加坡人所做的初步调查显示,他们大多数只知道政府会发放现金和医药津贴,但不清楚他们本身可享受到的资助有哪一些。这虽不是一项广泛的调查,但调查结果不叫人感到意外,这符合过去一般新加坡人对政府的任何援助配套的具体内容,不能马上完全掌握的情况。建国一代配套是2014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的重点,主要是针对65岁及以上的年长新加坡人的医药福利所实施的几项援助,如:75%到85%的门诊费津贴、自动纳入社保计划、中度或重度残障者终身每年获1200元现金资助、每年200元至800元额外保健储蓄填补、明年推出的“终身健保”下获40%至60%的保费津贴、80岁以上者基本上保费全免而70岁者只需付一半。整个配套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消除这一组人数约45万人对医药费负担的忧虑。建国一代出身于国家草创时代,他们年轻时一般上缺乏医药保险的意识,退休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保险的重要,但年老才来买保险,不是须要面对更高的保费就是被拒门外。在建国一代配套的精心设计下,年达70岁和80岁投保者的保费减半或是全免,跟市场的自然运作相反,更显示出政府对年长者的敬意。
建国一代配套给个人带来的好处,的确必须经过细心解读,受教育不高的年长者需要家人或是有关当局细心引导,才能充分理解,这不是一次的新闻报道就能做到的。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说,基层领袖应设法协助年长者了解预算案的各项措施;总理公署部长兼环境及水源部第二部长傅海燕也说,应该使用老人熟悉的语言传达信息。政府从过去的经验得知,在新加坡的多语环境下,加上不少老一代新加坡人在旧时代里失去教育机会,由上而下的沟通因此必须是多种语言,多个管道。在这方面,《联合晚报》将同基层组织联合主办华语与方言讲解会,部长与高级官员亲临现场,既可为基层人民解答问题,也可了解人民的反应。这样的讲解会不只是一种单向的沟通,而是一种双程的交流,通过漫画或是动漫,借助电子科技,把信息更生动有效地传达出去。今年度预算案另一重点也应获得新加坡人的足够理解,那就是为了推行建国一代配套而成立的80亿元基金。基金来自今年的财政预算,其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是,让建国一代放心建国一代配套不会由于经济情况出现任何恶化而受影响;二是,也让年轻一代放心,以后无须为这个配套扛起更重的税务。这两点正是之前人们的顾虑所在,为建国一代配套而设立基金是政府的匠心。不过,基金的设立,也带来部分人的疑虑,以为这会影响我国其他重要领域,如未来的交通、组屋、教育等等方面的投资。这样的忧虑显然是对基金的意义理解不足,政府在这方面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以消除人们的任何误解。总的来说,整个预算案涵盖的层面广泛,工商界也须要通过进一步的对话,更深层了解各项税务和公积金措施对他们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