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58年历史,前护理学院让路给新社区医院。约600名不同时期的护士和护理导师昨天齐聚护理学院,一起挥别这个拥有58年历史的老建筑。卫生部护理总监陈真如在活动上透露,当局将继续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完善相关课程以迎合新时代需求,并探讨让所有护士有机会深造。新加坡中央医院学园区的护理学院建筑将在今年7月被拆除,“让路”给一座全新的社区医院。约600名不同时期的护士和资深护理导师昨天齐聚护理学院,参加学院的“结业礼”,以挥别这个拥有58年历史的老建筑群。

陈婵卿在1974年至1977年间在护理学院修读,当年导师相当严厉,对护理技术要求很高,这让她记忆犹新。她的大儿子(右)李训毅目前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担任高级注册护士,小女儿李婍则是樟宜综合医院的注册护士。陈婵卿的二女儿李婷目前则在英国修读护士课程。杨漾 报道卫生部护理总监陈真如博士在护理学院这项纪念活动仪式上致词说,护理学院的成立为新加坡护理专业打下结实基础,随着一批批护士学员毕业,护理专业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不断改善课程以迎合新时代的医疗需求。四方面改善护理业,她指出,由卫生部召集的全国护理工作小组,将针对四大方面探讨如何改善护理业。陈真如说:“首先我们将重新定义护士的角色,让她们不仅为医疗系统增值,也创造价值;第二是要重新设计护理业的事业发展规划,让所有级别的护士都有机会深造。下来,我们还将扩大护士注册后所接受的护理教育范围,让她们能应付更多元的病患需求。”“最后,护士作为医疗保健行业的核心成员,我们也将给予护士专业更多认可,改善专业发展以提高护理行业的吸引力。”新加坡公共机构属下的注册护士中,目前约四成拥有大学学位,其中包括硕士和博士文凭。
两工院“年产”逾千名护士,被誉为新加坡医疗护理教育摇篮的护理学院,创办于1956年。它拥有36年护理教学历史,也是新加坡最早提供专业护理课程的医疗教育机构。护理学院在1992年,南洋理工学院正式开办护理文凭课程后便停止运作,教学楼被改为中央医院办公室和实验室。南洋理工学院从开课至今,共培训了1万1000余名护士,而义安理工学院在2006年开办相同课程。每年从两家理工学院毕业的合格护士超过1000名。国大杨潞龄医学院陈爱礼护理学中心(Alice Lee Centre of Nursing Studies),也在2006年开办护理学士学位课程,并在隔年开办硕士和博士课程。去年,修读学位课程人数共116名。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综合诊疗所护士长陈婵卿(58岁),在70年代初期就读于护理学院。她回忆说,除了护理导师严格的教导外,最难忘的是跟护士宿舍同学同窗共读、相互勉励的日子。陈婵卿工作多年不忘力求上进,在40岁那年终于考获学士学位。她的三个儿女也先后选择护理行业当起护士,两代之间不但多了相同话题,也让她看到现今护理课程与以前的差异。她说:“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我早年修读护理课程时,导师全是手把手教导我们,非常注重学员动手练习,做不好就会被当场批评。我们到医院实习或刚加入工作时,也全靠前辈传授临床经验。现在的护理课程好先进,学员可以利用很多科技协助学习,让他们能更快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