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殊孩子用电脑动手创作的上课方式

   特别教育学校将资讯科技融入品格教育,学生不在说教的环境下学习价值观,而是以亲身经历创作自己的价值观故事。嘉诺撒学校的教师认为,与其向学生说教,他们更希望学生认识各价值观后能将它内化。通过学生创作的故事,就看得出他们真正理解价值观的意义。胡梦芝设计的电子书其中一页打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标语,代表她学习华文需要的毅力,她与同学林秋彤喜欢通过科技这有趣的方式认识价值观。胡梦芝(8岁,三年级)说,她以学习华文的经历作为电子书内容。她原本华文不及格,但她没有放弃,去年底的华文成绩有所进步。她认为,能用电脑动手创作的上课方式比较有趣。

新加坡特殊孩子用电脑动手创作的上课方式

 
   创作价值观故事 ,将科技融入品格教育。为失聪学生提供小学程度教育的嘉诺撒学校(Canossian School)去年开始利用额外资源,将科技应用在品格教育。学生能通过Newsmaker、Book Creator等软件录制故事,或是创造图文并茂的电子书等。教育部前年宣布与赛马博彩管理局在未来三年投入450万元,帮助特别教育学校提升科技教学资源。教育部也把品格教育与科技的应用列入统一课程框架。每名学生会获得一本“价值观护照”,里头列有四个价值观与相关活动,学生每个学期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如毅力、真诚、谦逊等。校长与教师在周会、课堂分享与价值观有关的故事。例如在介绍“毅力”时,播放澳大利亚残障激励演说家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的录像;在介绍“真诚”时讲述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学生在认识个别价值观后,得创作自己的价值观故事,灵感可来自亲身的经历。
 
   教师莎若拉受访时说:“与其向学生说教,我们希望学生在认识各价值观后能将它内化。我通过学生创作的故事,看得出他们真正理解价值观的意义。每名学生的能力不同,他们能通过科技以不同形式表达,包括绘画与录音。”她记得有一回,她在课室操作电脑时出现技术问题,一名学生竟说了一声“毅力”,叫她不要放弃。这证明,学生已在潜移默化下理解这些价值观。她的同学林秋彤(8岁)用的是学溜滑轮的经历。她说:“我刚开始学习时一直跌倒,但我没有放弃。我觉得没有手脚的Nick很了不起。我也要加油,别人能做的事,我也可以做到。”嘉诺撒学校校长特莉(Terry Theseira)指出,为使这些价值观易于理解,校方以简单的例子与标语来引导学生,例如用“尝试、尝试、再尝试”来解释什么是毅力。
 
  鼓励家长陪同孩子创作故事,校方也鼓励家长在家陪同孩子创作价值观故事,使品格教育延伸至校外。家长罗婷婷(35岁,经理)说,她会与孩子一同讨论创作的点子,通过这类活动能促进亲子关系。嘉诺撒学校将收集学生们的作品,作为日后学生的品格教育“活教材”。作品也将在今年教育部精益求精学习展(MOE ExCEL Fest)展出。另一所特别教育学校朝阳学校学生也有类似的价值观册子,供学生以及家长参考。展现相关价值观的学生也会获得印章,每个学期表现最优异的学生会获得表扬证书。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