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养下一代从事社会生活的进程,也是人类得以继承发扬自身经验的关键环节。医学教育在这方面尤其重要,社会对医生的期待远高于其他行业,因为病人把生命托付予医生,所以医学教育也被赋予比其他专业更多的责任。医学教育百年树人。国立大学医学院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要求一向严格,就是希望能为新加坡塑造一批杰出且具有正确职业价值观﹑医德高尚的医生。随着医学教育的全球化,再加上新加坡新建医学院的成立所带来的竞争,国大医学院这十几年来不断采取先进教学的模式,推行一系列医学教育改革措施。
身为在教学性质的心脏中心服务的大学教授,我担负多重工作任务,教导医学系学生以及见习医生掌握心脏内科知识是内容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在亚洲大学里名列第一,每年招收的学生是国家最优秀的学生,属于精英佼佼者。把这批莘莘学子,训练成具有高品德、高素质的医生,是一项事关重大、任重道远的工作,也是建立为病人造福的优质医疗体系的基础。国大医学院根据以下目标来设置教学内容和形式:一、坚实可靠的医学知识;
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持续提高能力;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
五、高标准的专业道德素养;
六、系统性的执行力。
医生的任务不单是医病,也要医“人”。除了敏锐的评估、精确的诊断,找出病症,更重要的是对病人具有关怀恻隐,体恤和怜悯的情怀。外在与内心教育培育年轻医生,真正培养出“仁心,仁术”的医者,是所有身为医学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学型医院工作的医生除了需要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践行高尚医德的典范。我培养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医术精湛,德才兼备,他们现都已成长为医学界翘楚,服务社会。“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每知晓哪个学生比自己更成功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句古训,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到由衷地骄傲,他们的成功给我巨大的成就感,这是对为师者最大的鼓励,用时下最流行的词语就是具有“正能量”。这就是教学性医院服务给我带来的幸福,而如在私人医院服务这方面就有所欠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也有部分学生摈弃职业操守,唯利是图,对病人施予无根据的检测和治疗,令人痛心,他们不仅损坏医生整体的名声,对病人也是一种威胁和伤害。
怎么样才能算是好医生呢?英国著名医学教授威廉·欧斯乐(William Osler)就指出,一名好医生的培训必须注重“外在与内心的教育”。他指的“外在教育”是指获取医科专业知识和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诊疗疾病,包括“手”和“脑”两方面的训练。“内在的教育”是指人文素质的锻炼,是个人内心的修养、涵养和精神灵魂的塑造,它让一个人更认识自己,更趋完美。一千多年前,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其传世著作《千金要方》中就提出了“大医”的概念,提倡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者须博览群书,胸怀博大。道德是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医生的任务不单是医病,也要医“人”。除了敏锐的评估、精确的诊断,找出病症,更重要的是对病人具有关怀恻隐,体恤和怜悯的情怀。这类医生的培养是我们教学中的“终极目标”。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在他举世闻名的《医学誓言》中也强调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会把病人的福祉放在首位,有医德的医生看到的不只是疾病,而是病况可能给病人和其家属所产生的忧虑和影响。
四个教学心得,要有好的学生,就必须要有好的教师。为人师表者也须具有高素质、有学问、有品德,才能教好的学生。英国学者欧斯乐教授说:“一个中庸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一个好教师则能善解疑惑,一个上佳教师更能示以明证,而伟大的教师,则能予人启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博学多才之外,也须懂得通过已肯定的教学法,以启发的方式,精彩地、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欧氏把医学教授划分为四大类:一、只善于想,不善于言语;二、只善于言,不善于想与做;三、只善于做不善于想与言;四、言想均善,这类教授则凤毛麟角。这样的分类在现在的大学环境里,还是那么实际和贴切。
我在多年的医学教学生涯里,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以下四项教学哲理是我的个人心得:
一、充实自己——学海无涯,教师和学生们一样,须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开拓自身的视野,不断地阅读思考,才能对课程有深入的理解,帮助学生更明白课程的内容。不苛求知识水平不断更新的教师,无法跟随日新月异的医疗知识前进的车轮,终将落后于时代,成为庸师,甚至误人子弟。
二、推动者——塑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也是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和速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提问,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学习能力、潜能和天赋,有赖教师去挖掘和开发,方能茁壮成长,展翅高飞。我会尽量用亲身的经历,轻松的教学技巧,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希望在教学过程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打破填鸭式教学模式。消除任何学习障碍,排除学生过于敬畏老师、拘束、不敢发言的困境。对学生亦师亦友,是我个人的一贯作风。
三、启发者——在教学思想方面,我觉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作为启发者,指点迷津,让学生各为所好,天马行空,发挥想象力和专长,为自己的医学前途开路。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对病人困境能感同深受,才会积极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实现知识、能力的转化,造福病人。
四、楷模——在医学教师与学生或见习医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其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展示良医风范,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可通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技巧和经验,跟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完美的人格魅力,以现实中活生生的行为来教导学生。教师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体现的对病人的热爱、关怀、理解,也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品德,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
医学教育对国家医疗服务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医学教师在这方面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规范地掌握临床技能,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建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是一项伟大的精神工程。教师毫不保留地、心甘情愿地传授,目标就是能将医术世代传承,发扬光大,塑造优秀的未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