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2时,“O”水准成绩放榜,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甚至喜忧参半。在同一个星期,学生必须以直接报读的方式(英文简称JAE)提交报读高等学府及相关课程的表格。别给孩子太大压力,所有莘莘学子都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无论是选择报读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或是某个专业科系,只要有兴趣、恒心、毅力,必将“行行出状元”。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会抹杀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一点学习动机也没有。一言以蔽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孩子到了16岁或以上 ,建议父母和孩子多进行有效沟通,互相讨论并斟酌考虑,以便能成就未来。

一些学生向老师诉苦,说一切选择由父母决定。换句话说,完全是由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笔者对此感到纳闷。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的父母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做个有用的人?有些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教育与未来盯得很紧,从小学到大学,要报读哪间学校,要选修哪些课程,主要由父母做主。想必,孩子将来得从事什么行业,这类的家长心里应该有个底了。我曾问一些学生,为何要选修一些自己没兴趣的专业或科目,学生的答案是:“我妈妈要我读的。”结果,学生倍感压力,没兴趣还是得硬着头皮咬紧牙根撑下去。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父母应该在孩子达到一定的成熟年龄时给予指导,亲子之间的交流应该是民主的,不是专制的。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孩子的思想尚未成熟,懵懵懂懂的,一切的教育方向由父母决定是应该的。但到了中学之后的教育方向,父母应该抽出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多了解孩子的长处、兴趣、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等等,从而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有些父母还是很保守,觉得报读初级学院比较有前途,将来也比较容易报读新加坡或国外的大学。不过,其实报读理工学院也有诸多的好处。各个理工学院的网站有诸多的信息,笔者在此不赘述。最近的趋势是,就连一些“O”水准总积分少过10分的学生也选择报读理工学院,大大提高了入学的竞争力。为此,教育部几年前推出了通过面试的方式报读理工学院,英文简称“JPSAE”。只要在体育、艺术、社区服务等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即可以此方式报名。有些学生还请我为他们写推荐信,笔者当然义不容辞,不过成功与否还是得看面试时的表现,包括“O”水准成绩和课业以外的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