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学院推出大学文凭课程,学生在开放日上向教职人员询问新课程详情,场内也有其他海外合作大学的展摊。到新加坡科技学院开放日询问课程的学生大多认为,学院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有助于扩大学习机会。新加坡科技学院今年推出本身的大学文凭课程。三项已接受报名的新课程在开放日的询问度颇高,更长且更具针对性的实习计划是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新课程分别是基础设施保全工程学(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荣誉学士、资讯通信工程学(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荣誉学士及会计学荣誉学士课程, 每项课程提供50至75个学额。修读基础设施保全工程学的学生也可选择多读一年,考取硕士文凭。学生将有机会到企业进行长达一年的实习,比一般大专学府的实习长。实习模式将配合个别领域的需求而设计。以会计学生为例,实习期安排在1月至4月,让学生在这个会计业工作高峰期的时段累积实际工作经验。科技学院昨天在乌节路的*SCAPE举行开放日,并主办讲座介绍新课程,会场座无虚席。学生大多认为,学院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有助于扩大学习机会。淡马锡工院工程系毕业生王方希(22岁)对基础设施保全工程学感兴趣,出席讲座前已上网搜寻资料。他说:“课程提供的一些单元如轨道技术与非毁坏性测试(non destructive testing)是新加坡其他公立大学没有的。”另一名工院毕业生徐佩芬(21岁)在寻找商科相关的学士课程,有意报读科技学院的会计学课程。虽然学院创校没几年,但不影响她报读的决定。徐佩芬说:“与学院合作的会计公司相当有名望,长达一年的实习计划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学习。”会计学生有机会到知名会计公司如普华古柏会计师事务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和KPMG等实习。学院也着重于开拓学生对区域企业的了解,将安排海外业者与学生交流、主办海外考察团等。

科技学院自办课程着重实习计划,关注文凭是否吃香?不过,有少数学生对学院的新大学文凭是否具“竞争力”有顾虑。学生洪伟强(21岁)说,他曾考虑报读其他公立大学,但竞争更激烈。“科技学院能为我们这些理工学院毕业生提供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但是我也关注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将转型为新加坡第五所公立大学的科技学院自2009年成立,与多所海外学府如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等联办课程,学生以理工学院毕业生居多。校长陈添顺教授受访时说,教职员已到各工院推广这些课程,并接到不少询问。学院近40人的教学团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企业知识,他对该院的教学成果有信心。新课程的学费目前未确定,与其他海外学府联办的课程学费每年介于9000元至1万多元。开放日今天结束,预计两天可吸引4000人出席。
工读计划下新课程培养陆路交通技术专才。科技学院与新加坡陆路交通业者合作,培养全方位的技术专才。报读基础设施保全工程学荣誉学士课程的学生将通过工读计划,以雇员的身份实际参与新加坡陆路交通业者的日常运作,学习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科技学院日前和与四个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它们分别是:陆路交通管理局、SMRT、新捷运和非毁坏性测试协会。新课程旨在为新加坡陆路交通业培养全方位的技术专才。学生除了攻读轨道工程专业课程,也将掌握建筑和交通系统保养和维修等技能。科技学院学术课程主任余澄文教授强调,学院的工读计划与一般的工业实习不同。“我们的学生很多已经有理工学院文凭,有些也有实际工作经验。与我们达成协议的机构,同意让学生加入属下工作团队,进行和它们所聘用的工程师一样的工作。这个半工半读模式的好处是,学生能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所学。”学生也将在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展开研究项目,进一步改善所属机构的运作。他们到毕业时已经累积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因此正式投入职场时的起薪,也将比一般毕业生来得高。另外,学生也能选择修读并考取非毁坏性测试技能证书,进行一步提升就业优势。一般工程系学生是在毕业后,或正式就业时才在雇主资助下考取这项技能培训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