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我从中国启程,告别相依14年的父母,来到新加坡留学。入关前,我义无反顾地走入层层玻璃所阻挡的世界,原以为时间会在此刻有那一瞬的停歇,未料,竟还是狠狠的往前走了。事后,父母曾感叹我的无情与无义,但我在一笑而过的同时,似乎也体会到了期待与落寞的纠缠。
初来乍到新加坡的感触,在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一文中的那种无奈仿佛重叠于我父母的身上,于是,一种无端的恐慌占据了我的心。我不禁问自己,仅此一步,海天相隔,四季辗转,待再次相见时,会以宾客之礼相待吗?在新加坡也并非无依无靠,祖父母以及姑侄都在这里。本相信源自内心的孤独能在亲情的滋润下渐渐溶解,却没想到,这才是我罪恶的开始。刚进门时,祖父母两年如逝十载的苍老彻底粉碎了我的一切希望。此时此刻,忏悔的情丝在我的每一根神经上缠绕,纵使我日后对他们尊敬、孝顺,但再多的弥补也抵不过年幼时那种傲娇性格对他们的身心折磨。
这一次的单人旅程或许真的让我改变了,有些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种致命的孤独和压抑,每一次的梦中惊醒都充满了无助与挣扎。但在日光暖暖的白天,看着新加坡居民们洋溢着欢乐与满足的笑脸,家庭幸福美满、安居乐业的情景,我心中会不由自主地羡慕,同时也对他们进行小小的祝福。在新加坡,每当我看到汉字时,心中总会扬起自豪感,在异国他乡,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中文的美妙。而且这种感觉比在方块字国度中要强烈至多。直至来到新加坡,这种成长才真正的存在了一定的价值,因此,我感谢这次移居,它带给我的意义是在中国无法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