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杰表示校长应充分发挥育人智慧。随着新加坡人受教育越来越高,人们对学校和教育领袖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做为一校之主,校长必须重新定义他们在社会的领导地位,更好地发挥他们累积的教育经验和智慧。12月27日出席新校长委任典礼的教育工作者向今年卸任的校长和前校长报以掌声,感谢他们多年来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王瑞杰说,多年来,教育团队的付出造就了一代代拥有良好教育基础的新加坡人,因此家长日益对孩子有更大的期待。这也意味着家长对学校和学校领袖有更多的要求。教育部长王瑞杰12月27日出席一年一度的新校长委任典礼,并在致词时形容,以往校长一般是村里最有知识的人,因此村民凡事都会请教校长,向校长看齐。多年来,教育团队的付出造就了一代代拥有良好教育基础的新加坡人,因此家长日益对孩子有更大的期待。这也意味着家长对学校和学校领袖有更多的要求。有时,家长甚至会做出无理的举动。王瑞杰举例说,他曾经得在自己的面簿网页上删除一名家长要他开除某个学校领袖的留言。他向出席典礼的教育工作者说:“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出现这种诋毁人格(character assassination)的举动。各位校长,我向你们保证,如果你们做的是正确的事,我会支持你们。”

育人智慧包括教育的艺术,总的来说,家长密切关注孩子学习的心态是利多于弊的。在王瑞杰看来,教育团队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把家长的期待转化成与学校配合的伙伴关系,以更好地助学生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为此,校长应该充分地发挥他们累积的育人智慧。王瑞杰指出,智慧不仅仅涵盖教育技能的掌握。他说:“智慧包括教育的艺术,也就是秉持不变的价值观和原则,以及判断某些好似在外地取得良好成效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合在本地推行。这样的艺术造诣需经过多年的实战经验和反思积淀而成。”
做为教育领袖,王瑞杰希望校长能不断思考如何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改进核心教学方面,教育部就一直通过不同的计划强化学生的数学和语文能力。近年来在小学推行的英文学习与阅读策略计划(STELLAR)是例子之一。除了硬知识的掌握能力,学生的社交情绪发展也是教育关键,因为这将能孕育出有自信以及正面心态的年轻一代。另外,王瑞杰也呼吁校长助每个学生拓展个人视野,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新事物,有更多新体验,从而发掘他们的热忱所在。12月27日于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典礼有61位校长从教育总司长何品手中接过委任状。其中,26人是首次担任校长。另外,今年有23位校长和前校长卸下职务。王瑞杰12月27日在致词时也向这些资深的教育领袖致予敬意。王瑞杰在讲话的尾声叮咛获颁委任状的校长说,学校现在交由他们领导,他们应该在前校长奠定的基础上带领全体师生更上一层楼。未来他们卸任时,得把这个领导的火炬顺利地传到接班人手上。他说:“这样做才能让各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挑战后,在许多双手的细心呵护和塑造下实现‘每所学校均是好校’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