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和护联中心合作,为新加坡疗养院护理人员开设老年眼疾护理课程,提升员工技能之余,也让老年患者在社区医疗环境中获得更安全和专业的照顾。资深注册护士孙冠美完成眼疾护理培训后,在帮助患者处理眼疾问题时更有把握,也更懂得与病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眼科中心教务处副处长狄拉哥拉詹说,护理课程弥补了疗养院护理人员目前在眼疾护理知识方面的缺乏,让护理工作范围变得更加全面。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是老年人常见的几种眼疾,如果照顾不当,可能使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全国眼科中心护理副主任胡爱娣日前受访时说:“如今高达九成的眼疾手术属日间手术,患者在术后无需住院,因此,年长者回到疗养院后的护理工作,也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来进行。”
眼科中心和护联中心合办课程,疗养院护士受训护理老人眼疾。眼疾护理课程可在一天内完成,学员能学到理论知识,也能跟随讲师在眼科诊疗室进行实践工作,掌握基本护理技巧,如眼部清洁、眼部压力和视力测试等。课程主要对象来自各疗养院的注册护士(staff nurse)、助理护士(enrolled nurse)和护士助理(nurse aide)。培训课程上个月底首次展开,日前完成第二次课程,首两节课程吸引了来自15家中长期护理机构的41名护理人员参加。
明年安排另四次课程,据了解,眼科中心和护联中心(Agency for Integrated Care,简称AIC)明年将安排另外四次课程,并计划邀请日间护理中心的护士参与。新加坡目前有超过60家疗养院,住院人数则高达9600人,而且多数是需要这类医疗服务的年长者。眼科中心教务处副处长狄拉哥拉詹说,护理课程弥补了疗养院护理人员目前在眼疾护理知识方面的缺乏,让护理工作范围变得更加全面。他说:“多数疗养院护士没有受过专业的眼疾护理培训,但如今老年患者人数增多,眼疾又是他们常见的病症之一,我们希望能给予这些基层护理人员更多训练,让他们有能力应付这些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在社区环境中,为老人提供便捷的眼疾护理服务。”拥有36年护士经验的孙冠美(69岁,资深注册护士)目前在李亚妹安老院以部分工作时间性质任职,她已在上个月完成了培训课程。她受访时说:“以前我每天要为老人清理好几次眼睛,上课后才发现,其实每天清理一次就足够了,做多了反而不好。”她也表示,现在更有信心照顾有眼疾的老人。“特别是课程的实践内容让我们更了解怎么护理,有了对眼疾的认识后,也懂得向老人解释。”另一名完成课程的护士林清河(48岁)则说:“以前没有这类知识时,老人动完手术回来,我只能按照术后手册替他护理。现在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我会比较懂得点眼药水的顺序,不再手忙脚乱。”
眼科中心和护联中心合办课程,疗养院护士受训护理老人眼疾。眼疾护理课程可在一天内完成,学员能学到理论知识,也能跟随讲师在眼科诊疗室进行实践工作,掌握基本护理技巧,如眼部清洁、眼部压力和视力测试等。课程主要对象来自各疗养院的注册护士(staff nurse)、助理护士(enrolled nurse)和护士助理(nurse aide)。培训课程上个月底首次展开,日前完成第二次课程,首两节课程吸引了来自15家中长期护理机构的41名护理人员参加。
明年安排另四次课程,据了解,眼科中心和护联中心(Agency for Integrated Care,简称AIC)明年将安排另外四次课程,并计划邀请日间护理中心的护士参与。新加坡目前有超过60家疗养院,住院人数则高达9600人,而且多数是需要这类医疗服务的年长者。眼科中心教务处副处长狄拉哥拉詹说,护理课程弥补了疗养院护理人员目前在眼疾护理知识方面的缺乏,让护理工作范围变得更加全面。他说:“多数疗养院护士没有受过专业的眼疾护理培训,但如今老年患者人数增多,眼疾又是他们常见的病症之一,我们希望能给予这些基层护理人员更多训练,让他们有能力应付这些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在社区环境中,为老人提供便捷的眼疾护理服务。”拥有36年护士经验的孙冠美(69岁,资深注册护士)目前在李亚妹安老院以部分工作时间性质任职,她已在上个月完成了培训课程。她受访时说:“以前我每天要为老人清理好几次眼睛,上课后才发现,其实每天清理一次就足够了,做多了反而不好。”她也表示,现在更有信心照顾有眼疾的老人。“特别是课程的实践内容让我们更了解怎么护理,有了对眼疾的认识后,也懂得向老人解释。”另一名完成课程的护士林清河(48岁)则说:“以前没有这类知识时,老人动完手术回来,我只能按照术后手册替他护理。现在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我会比较懂得点眼药水的顺序,不再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