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调查发现,新加坡企业在吸引具备领导力的人才方面,落后于其他区域经济体。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任仕达(Randstad)对新加坡630名人力资源专家和商界领袖进行调查,发现高达67%的新加坡雇主没有采用人才分析法(Talent Analytics)来协助它们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以应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所需。该调查也发现,多达65%的新加坡员工有计划在12个月内离职,这个比率和马来西亚并列区域最高。有34%的雇主表示,缺乏事业增长和升迁的机会是员工离职的主因,也有18%的雇主表示薪资与福利不够竞争力是主因,针对员工的调查也得出类似结果。
调查显示新加坡企业吸引人才策略落后于其他区域经济体。任仕达新加坡总经理史密斯(Michael Smith)说:“亚太地区的企业确实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重大挑战,它们应当重新思考策略,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寻出未来的成功之道。目前已在使用人才分析法的企业可更精准地确认有潜能的员工,也能更紧密地将薪资与工作绩效挂钩。”史密斯表示,新加坡的雇主认为自己未来一年最大的人力资源挑战是引进新血应对业务增长,但大部分雇主仍表示在未来五年不会运用自己内部的数据深入钻研,以推动人才策略向前迈进。人才分析法是使用“大数据”(big data)的统计方式,对企业内部的招聘、培训、员工绩效、履历表和离职面谈等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行内顶尖人才的行为模式和条件需求,从而协助企业制定策略吸引和留住对的人才。
任仕达的这项区域调查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调查发现中国企业在使用人才分析法方面领先区域,多达六成的雇主在制定人才策略时采用这个方法,印度和马来西亚有39%雇主采用此方法,香港有35%,新加坡则只有33%。该调查也发现,多达35%的新加坡雇主形容自己机构的人才策略“有局限”或“不存在”,而多达83%的雇主只提前12个月或更短时间来规划公司发展所需的人力。虽然58%的受调查雇主是聘用200名员工以上的大型企业,但只有10%的雇主认为自己的人才策略达到“世界级水平”。史密斯认为,随着新加坡人力市场持续紧缩,企业将面对更大的人才接班压力。因此,采取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策略就显得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