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德创造了“阿德”这个人物,让孩子更容易共鸣。新加坡华乐团首次以华语主办儿童教育音乐会,指挥郭勇德将化身百年前过番南洋的华工“阿德”与说书人陈兆锦携手,通过音乐与说书艺术让青少年了解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华乐团儿童教育音乐会,郭勇德化身华工阿德。新加坡华乐团教育音乐会已举办多年,但都以英语为媒介。郭勇德受访时说,以往为扩大对象照顾各族孩子而使用英语,但有不少观众反馈,华乐团为何不用华语,于是“阿德下南洋”系列将采用华语。由于首次尝试,他有点担心票房,但目前反应非常热烈,首场音乐会门票已售罄。郭勇德认为,教育音乐会应该要好玩,于是创造了“阿德”这个人物,让孩子更容易共鸣。他说,近年来华乐团积极推动南洋乐风,他希望能借这类曲目,如罗伟伦以本地传说为依据而创作的《王子与狮子》与《海上第一人郑和》,来讲述新加坡历史与祖辈移民的故事。
音乐会中,演奏家也将扮演“雾锁南洋”时代的人物,如码头工人、五脚基的理发师、卖菜摊贩等,让观众能身临其境。音乐会以“老街足音”为题,通过牛车水重构新加坡。郭勇德表示自己虽没有过番经历,但40多年前祖母每年都乘船回福建南安老家,祖孙几个必须乘着小舢舨,划向深海处的大轮船,“看着祖母爬上巨大轮船,而我留在舢舨里摇来晃去,这画面至今历历在目。”说书人陈兆锦也为音乐会创作八幅插画,图解历史,同时扮演穿针引线的角色,讲解掌故。他受访时说,这是他首次与华乐团合作,感觉非常新鲜。他说,新加坡新一代孩子华文水平令人担忧,所以希望能以说故事为桥梁,让孩子重拾对华语的兴趣,也加深他们对新加坡的认识。他希望通过这次尝试扩大华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