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对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的570家企业的管理人和人事主管展开调查,其中175家是新加坡公司。人力部一项研究显示,优良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措施,是影响企业业绩的重要因素。企业业绩起伏中超过一半的成分,取决于管理层能否实施好的人才管理措施。人力部代部长陈川仁昨天为2013年新加坡人力资本峰会主持开幕时,发布人力部委任国际人力资本顾问公司RBL集团与咨询公司普华古柏(PwC)展开的一项研究结果。这项研究对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的570家企业的管理人和人事主管展开调查,其中175家是新加坡公司。调查分析了企业的多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以及它们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人力部研究显示人才培养足以影响企业业绩。这些措施包括寻找、筛选和聘请人才,培养、激励和评估员工,发掘和培养优秀管理者,发掘企业接班人以及人才保留等。研究显示,企业业绩起伏中有54%的成分,与公司的上述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有关。这意味着,只要企业能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便能掌握超过一半的企业业绩表现。陈川仁指出,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同企业的业绩息息相关,企业要改善业绩,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他说,良好的人力资本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企业招聘、培养和保留人才的能力,以及对此的重视,将决定新加坡作为人才中心的整体竞争力。”研究也显示,发掘和培养优秀管理者,对企业的业绩影响最大。另外,新加坡企业管理层比较擅长招聘员工和对员工展开迎新介绍,却不善于培训和发展人才,而后者对企业业绩有更重要的影响。
新加坡企业最不愿意解雇表现不佳员工。亚洲企业不太愿意解雇表现不佳的员工,新加坡企业更是不愿意这么做。在解雇表现不佳员工这项指标中,新加坡在5分当中只获得3.24分,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中得分最低的,也比中国的3.49分和印度的3.73分逊色。参与研究的RBL研究员贾斯丁受访时指出,一般上,说到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人们会想到经济环境、市场变化和竞争、公共政策和自然灾害等,调查却显示人才在企业业绩表现上扮演重要角色,这提醒企业应该在这方面付出更多努力。贾斯丁说,除了要有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还得不断寻找和培养未来接班人。他说,很少中小企业能在这方面做得好,“通常一名有能力的企业家在白手起家后,会和团队一起打拼,可是他们太过注重眼前的事情,忘了思考企业未来需要什么。”贾斯丁相信,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新加坡雇主不太愿意解雇表现差的员工,可是这却会影响企业的业绩。为期两天的新加坡人力资本峰会吸引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参加。共有35名商界领袖、政府人员和学者在峰会上演讲,同与会者分享人力资源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