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新护理模式

新加坡留学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新护理模式
蔡洁琳(左)和曾彦桦是南大李光前医学院的首届学生,他们从本周起展开五年的求学生涯。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8月15日为首批学生举行白袍典礼。卫生部长颜金勇在典礼上致词说,为应付未来医疗需求,卫生部正逐步扩充医疗设施,同时培训更多医生。为培养以病人为本的医学生,本周开课的李光前医学院设计了一项“长期病人计划”,要学生追踪患有诸如糖尿病、心脏病和肾衰竭等慢性病人两年,观察他们如何应付病情。除了培养足够的医生以应付新加坡需求,新加坡也有必要培养新一代的健康医疗领袖,以创新的方式来设计以病人为本和人们负担得起的新护理模式。
 
   颜金勇表示负担得起之外,新护理模式应以病人为本。李光前医学院首批学生54名。李光前医学院设立之后,本地医学院(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院)今年收生总数,比五年前增加了约三成,共413名。李光前医学院本周开课,首批有54名学生。颜金勇指出,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和对人生期望更高,可以预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人患上慢性病和需要长期医疗,因此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他说,这意味医疗人员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护理方式,医生要多推广健康生活和提早发现可能导致慢性病的生活方式的风险,而且还要能教导病人如何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为培养以病人为本的医学生,李光前医学院设计了一项“长期病人计划”,要学生追踪患有诸如糖尿病、心脏病和肾衰竭等慢性病人两年,观察他们如何应付病情。医学院助理院长谭金莹副教授受访时说,这项计划注重的不是“病”,而是“人”,医学院会安排一年级学生伴随医生和护理人员做家访;到医院或诊所看病人;了解病人的慢性病如何影响本身和家人的生活素质。
 
   学生蔡洁琳(19岁)说,上课第二天,学生就开始学习如何与病人沟通,同扮演病人的演员练习问诊方式。她发觉为病人看病,不仅得关心病情,还要了解病人家庭背景,这样才能为病人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李光前医学院医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临床经验,一年级学生每隔两星期会到政府综合诊疗所观察家庭医生工作,接下来也会学习听病人的心跳,以及做心肺检查等。另一名受访学生曾彦桦(19岁)认为,这是很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病人病况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吸引他报读这所医学院的原因之一。在庄严的白袍典礼上,李光前医学院院长凯莱赫教授(Dermot Kelleher)为每名上台的学生穿上白袍,另一名导师则为他们戴上听诊器。李光前医学院由南大和伦敦帝国学院联办,国立健保集团是医学院的合作伙伴之一。除了颜金勇,医学院管委会主席林泉宝、凯莱赫教授和国立健保集团总裁徐炎青教授也向学生发表讲话,他们都强调医者必须以仁心仁术为目标。参加白袍典礼的还有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和妻子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总裁黄瑞莲教授。他们的小女儿是李光前医学院首批学生之一。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