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吸引更多本地的新加坡人才加入建设行业,创办了37年的速美建筑2013年首次与建设局合作,为10名大专学生提供奖学金,希望为公司栽培人才,也为建筑业注入新血。未毕业就得到工作保障,建设局与业界联合颁发的建筑业奖学金得主叶思慧(左)与陈春元希望学成能在建筑业有一番作为。创办37年的速美建筑今年首次与建设局合作,为10名大专学生提供奖学金,希望为公司栽培人才,为建筑业注入新血。
今年共有166名大专学生从10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颁建设局与业界联合颁发的建筑业奖学金,是自1993年该奖学金设立以来人数最多的,赞助奖学金的建筑业者则有45家。外籍劳工政策收紧,原本就人手短缺的本地建筑公司速美建筑集团(Soilbuild Construction Group)不只前线的建筑员工人手吃紧,连管理层与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也人才难求,前去应征者每十人只有三个是本地人。速美特别企划部门主管徐耀琮受访时说:“建筑业得忍受日晒雨淋,向来就人手吃紧,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人手,即使员工经验不足也没有办法,只能骑驴找马,让他们边工作边培训,我们得花多一点时间监督和栽培。”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发博文表示,希望透过采用更多预制技术、资讯科技、3D立体设计与模拟工具等高科技技术,改善建筑业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本地人才加入建筑行业,包括引进更多女性生力军。
建筑公司首次与建设局合作,速美发奖学金培养本地建筑人才。获颁奖学金女性明显增加,他说,过去四年,获颁奖学金的女性明显增加了,在2010年每四个奖学金得主,只有一个是女生,今年则有将近半数是女性。新加坡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管理系二年级学生叶思慧(18岁)是其中一人。她不讳言刚报读这个科系时还“懵懵懂懂”,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加入这个行业。后来她受到师长的启发,加上自己喜爱数学,励志在学成后成为一位结构工程师。她说:“申请奖学金不但让我在毕业后马上就有工作保障,也能帮助减轻学费与生活费的负担。”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三年级学生陈春元(22岁)则是受到哥哥影响,决定投身建筑业。他的二哥两年前也获得建设局奖学金,两兄弟时常在家中讨论与建筑业相关的课题,让他对这个行业越来越感兴趣。他获颁的是澳大利亚联盛(Lend Lease)公司和建设局颁发的奖学金,毕业后将到这家公司履行两年合约,“希望在毕业前有机会到联盛实习,参与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吸取更多经验。”今年共有166名大专学生从10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颁建设局与业界联合颁发的建筑业奖学金。
今年共有166名大专学生从10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颁建设局与业界联合颁发的建筑业奖学金,是自1993年该奖学金设立以来人数最多的,赞助奖学金的建筑业者则有45家。外籍劳工政策收紧,原本就人手短缺的本地建筑公司速美建筑集团(Soilbuild Construction Group)不只前线的建筑员工人手吃紧,连管理层与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也人才难求,前去应征者每十人只有三个是本地人。速美特别企划部门主管徐耀琮受访时说:“建筑业得忍受日晒雨淋,向来就人手吃紧,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人手,即使员工经验不足也没有办法,只能骑驴找马,让他们边工作边培训,我们得花多一点时间监督和栽培。”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发博文表示,希望透过采用更多预制技术、资讯科技、3D立体设计与模拟工具等高科技技术,改善建筑业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本地人才加入建筑行业,包括引进更多女性生力军。
建筑公司首次与建设局合作,速美发奖学金培养本地建筑人才。获颁奖学金女性明显增加,他说,过去四年,获颁奖学金的女性明显增加了,在2010年每四个奖学金得主,只有一个是女生,今年则有将近半数是女性。新加坡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管理系二年级学生叶思慧(18岁)是其中一人。她不讳言刚报读这个科系时还“懵懵懂懂”,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加入这个行业。后来她受到师长的启发,加上自己喜爱数学,励志在学成后成为一位结构工程师。她说:“申请奖学金不但让我在毕业后马上就有工作保障,也能帮助减轻学费与生活费的负担。”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三年级学生陈春元(22岁)则是受到哥哥影响,决定投身建筑业。他的二哥两年前也获得建设局奖学金,两兄弟时常在家中讨论与建筑业相关的课题,让他对这个行业越来越感兴趣。他获颁的是澳大利亚联盛(Lend Lease)公司和建设局颁发的奖学金,毕业后将到这家公司履行两年合约,“希望在毕业前有机会到联盛实习,参与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吸取更多经验。”今年共有166名大专学生从10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颁建设局与业界联合颁发的建筑业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