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届“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

     新加坡的华文水平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华族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华语。为了鼓励家中讲华语,让孩子乐于学华文,同时促进亲子感情,推广华语理事会举办亲子才艺比赛,让亲子用华语呈献节目,参加比赛。描述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的情景通常难登大雅之堂,但如果把它们变成有趣的故事题材,还是能够在才艺比赛中获奖。推广华语理事会首届“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的总决赛昨天举行,就读培华长老会小学三年级的彭译乐(9岁)连同父母亲呈献的《大小便学华语》,逗得全场捧腹大笑,获得亚军。

新加坡首届“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

 

     彭耀庆(右)和太太赵尹华(左)带着女儿彭译乐一起演出《大小便学华语》,逗得全场捧腹大笑,获得在场观众的喝彩。

 
    首届“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生活化表演题材让讲华语更有趣。亲子才艺比赛是圣尼各拉女校去年主办后,推广华语理事会因欣赏这个形式而决定采纳,成为较大规模的比赛。参赛者须在五分钟内用华文华语呈献小品,表演节目可包括相声、讲故事、朗诵诗歌、笑话等。理事会主席萧作鸣说:“若要提高华文水平,必先制造适合的环境与推动力,让家长与孩子相辅相成,鼓励双方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华文。”参赛队伍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组,今年共吸引了98支队伍参加,当中23支队伍表现优异,获选进入大决赛。得奖者各可获得一个奖杯、一个平板电脑及价值150元至500元的礼券。
 
    两组冠军分别是母子组何秀玉和卢哲扬(低年级组),以及母女组吴铁蕾和方源(高年级组)。吴铁蕾改编了一本书里的诗歌,自己选材配乐。她感叹:“女儿在学校接触诗歌的机会少,所以就表演诗歌朗诵,趁机让女儿多读诗歌。”另外,呈献《大小便学华语》的彭家,由母亲赵尹华饰演“大大”、女儿译乐饰演“小小”,父亲彭耀庆饰演“便便”。彭译乐透露,她最喜欢的科目就是华文,因为自己害羞,所以父母就陪她上台。当被问到为何表演的节目叫《大小便学华语》时,赵尹华笑道:“我们想观众大多数是小孩,如果要让项目更好笑就得生活化。另外,我们也加入一些英语,这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