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 华校卷土重来?

罗美荔找出了自己1967年在新加坡明新学校(小学)六甲班毕业时的师生合照,以及学校运动会和全体操的照片。联合会相信这些华校的许多校友仍保留着对母校的回忆和相关资料,但由于这些华校多数没设校友会,要寻找资料犹如海底捞针
     罗美荔找出了自己1967年在新加坡明新学校(小学)六甲班毕业时的师生合照,以及学校运动会和全体操的照片。联合会相信这些华校的许多校友仍保留着对母校的回忆和相关资料,但由于这些华校多数没设校友会,要寻找资料犹如海底捞针。联合会呼吁校友们趁着这次机会贡献回忆和资料。华校校友会联合会将在2014年5月中举行第二个华校校史联合展,展览重点是新加坡地已消失的华文中小学的历史。这也是新加坡首次对已消失华校的历史进行记录和整理。2008年,24所新马华校的校友曾联办第一个华校校史联合展,当时的活动还包括一系列相关活动和讲座。明年的展览将与五年前的一样规模。
 
    2014年5月中举办华校校史联合展,再忆已消失的华校。联合展的筹划工作刚展开不久,华校校友会联合会已整理出一份30所停办华校的名单,并将陆续到各社团组织、庙宇和通过相识的校友收集资料。联合会相信这些华校的许多校友仍保留着对母校的回忆和相关资料,但由于这些华校多数没设校友会,要寻找资料犹如海底捞针。联合会呼吁校友们趁着这次机会贡献回忆和资料。联合会也打算在联合展结束后,把所有收集到的文物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新加坡留学 华校卷土重来?
    华校校友会联合会会长潘国驹教授受访时说:“新加坡早期的历史是由很多华校组成的,这些学校都代表着新加坡的过去,也反映了新加坡艰辛一代当年如何从无到有。这些华校虽然消失了,但它们在新加坡的建国历史上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因此要找回从前的历史,因为国家最重要的还是历史和文化,没有从前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也就没有明天。”
 
    新加坡曾有283所华校,“我们办这个展览,是要向这些华校、热心华教的先贤和劳苦功高的教师们致敬。华校教育让无数的祖辈们受惠,也培育了我们的后代。而这些人,我们要趁现在还有能力和时间尽量把他们找回来,找到人后就能找到文物和故事。”在战前及战后,直到上世纪60至80年代一系列教育改革之前,新加坡的华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华文中小学主要是由会馆或教会所办的辅助学校。在高峰期,新加坡共有约283所华校。到了80年代,马来文和淡米尔文学校已停办,大多数华校则转型为国民型学校,以英语为教学语。其中,有15所小学和10所中学获提升为特选学校。新加坡最后一所华校于1986年停办。
 
    华校的消失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华校形式的消失,其二是一些华校因停办而完全消失。潘国驹说:“年轻一代都没念过华校,我们希望他们能认识这段历史。我们也想通过展览能传承华文教育和道德传统,同时借此机会讨论如何推动华文教学。”华校校友会联合会秘书罗美荔前天也找出了自己1967年在明新学校(小学)六甲班毕业时的师生合照,以及学校运动会和全体操的照片与会员们分享。她忆述道:“以前我们除了语文,其他科目如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都是以华文为教学媒介。我的学校是后港四条石的乡村学校,如今已改为教堂,处于后港路和实龙岗路一带。或许因为是同一个乡村的小孩,我和同学的感情非常好。这46年来,仍有20多个同学保持着联系,每年新年聚会一次,联络名单还由班长和副班长负责保管。我们都说两人是‘终身班长’。”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