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决定要来新加坡留学时的忐忑心情依旧深切地印在脑海;刚进入新加坡领空时的那抹惊艳仍旧深刻地震慑心灵;刚在新加坡吃到榨菜肉丝炒饭带来的亲切感依然可以抚慰我那颗思乡的心。时光果真如白驹过隙那般,眨眼间,一年,已经结束了。
这一年,经历了太多,学习了太多,成长了太多。那么温馨,那么苦涩,那么怀念。
有人说成长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经历。现在想来,确实如此。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高中毕业度过了18个年头,而我们,除了生理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心理上又有多大的变化呢?也许是因为我的学生生涯太过顺利,父母宠爱,老师喜爱,同学友爱,所以心理年龄与实际生存能力也不过13、14岁的孩子。
来新加坡之后,任何事情都需要你亲力亲为,父母离你又何止千里之隔那么简单?至今还记得那次取钱由于取款机故障,我的1300新币被吞欲哭无泪的情形,当时我简直都傻了,手足无措。在家里的时候我就个乖乖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如果这次只有2、300新币的话我指定也不会追究了,因为我这胆小如鼠加懒得要死的性子,宁可丢点钱也实在不想去和陌生人打交道,可这是1300新币啊!我只得耐着性子,鼓足勇气去和银行交涉。
其实事情远比我想象的简单,没过几天我的卡里就多了1300,你能想象我当时的心情吗?不只是开心,还有巨大的成就感,原来我也可以自己做到和银行交涉那么伟大的事情,哈哈。总之,类似的事情简直太多了,经历的多了,也越来越自信了,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吧。人生所需要的不也就是自己可以优雅的打点好自己的生活吗?现在的我,有这份信心。
学习了太多。这自不必说,我来这边本来也就是留学的,学习知识,学习生存。这边的教育制度与中国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最大的优点是新加坡沿用英国教育制度,因而在新所得的学位证书是西方国家所广泛认可的。
当然对于我们中国学生而言,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又加深巩固对我们儒家传统文化的了解,简直堪称完美。新加坡教育的官方语言为英语,而第二外语则为汉语,这对我们学习也特别有帮助,毕竟可以用汉语交流嘛。而且还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中国人学汉语嘛,轻松程度自不必说……我认为这边教育制度最好的地方有两点:
1.尽管这边课程时间不长,作业也不多,但是导师经常布置一些projects,这些课题的主题可能比较小,但在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完整的过程,包括如何选择题目、再界定范围、接着是搜集与分析,而后整合资料,在完成学习课题后进行书面或者是口头报告。
2.teamwork.常常有些课题和讨论,需要同学们分组完成。这个过程不仅是对交流技巧的训练,同时也是对责任心的培养。这两点,从个人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极大的考验及训练,而这两点,在我看来,即将来的个人工作能力。所以,这两点也是我最喜欢及着重训练的。
这一年,真的成长了太多,从学习能力到个人生存能力。那些艰难,那些奋斗,那些努力。怀念却不留恋,因为我相信,下个学年,只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