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锐华当年从工地工头转到销售部工作,之后在16年内开设16家公司。40岁时他选择退休,之后投入社会服务领域,共创办七个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是他首个大学学位。只持有一张职业与工业培训局(工艺教育局前身)证书的沈锐华,第一份工作是工地工头。30多年后,他重返校园到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念公共管理硕士课程。沈锐华(56岁)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厕所组织创办人,他下周将参加国大毕业礼,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是他首个大学学位。沈锐华当年从工地工头转到销售部工作,之后在16年内开设16家公司,大多数同销售和生产建筑材料有关。40岁时他选择退休,之后投入社会服务领域,共创办七个非政府组织,包括新加坡卫浴文化协会(Restroom Association Singapore)。
工地工头30多年后修获硕士学位,国大今年万余学生毕业。他受访时说,他原本不太了解公共服务部门,因此在同它们探讨推行创新的社会企业点子时常碰钉子。这项公共政策课程有助于他了解这些部门的运作,让他能更好地同公务员沟通,也学会跟不同合作伙伴协商的技巧。
陈增沂患先天脑性麻痹,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学业。目前,他忙着同几个机构合作拍摄有关卫浴文化的纪录片和电影,希望通过电影和短片推行卫浴文化。国大电脑学院毕业生陈增沂(27岁),则是通过克服重重困难才完成大学教育。陈增沂自出世就患有脑性麻痹,15岁起以轮椅代步。他小学念特别学校,后来升上碧苑中学(Bishan Park Secondary School)的普通(学术)源流,之后到南洋理工学院念商业资讯学专业文凭课程。陈增沂获得亚太酿酒厂颁发给残疾学生的奖学金,到国大电脑学院升学。他打字速度慢,每分钟只能打六个英文词。他说:“和其他同学相比,我在课业上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不过,我不曾想过要放弃,我不想半途而费。”国大特地安排陈增沂到较方便的课室上课,编排上课时间表时也让他一周只需要到学校三四天。陈增沂目前在国大电脑学院担任研究助理人员,他希望找一份同信息安全有关的工作,也考虑几年后继续升学。从前囚犯到准律师,陈道荣(35岁)的求学道路走来不易。他出狱后立刻到国大法学院上课,起初在经济和课业都面对诸多困难。后来由朋友组成的学习小组拉了他一把,还有贵人通过黄丝带运动赞助他学费和零用钱。他打兼职工赚取零用钱,也到达曼裕廊区的接见选民会当义工,还跟几个前囚犯朋友成立一个非政府组织帮助前囚犯和边缘少年。他说,赞助人不求回报,只希望他有成就后回馈社会,他一直想为社会服务,履行对赞助人许下的承诺。接下来,陈道荣要忙着准备律师执照考试,明年到律师事务所展开半年的实习,以获取律师资格。他说:“我的愿望是当一名好律师,利用我的法律知识和其他资源来帮助他人。”国大今年共有1万零282名毕业生,包括6547名本科生和3735名研究生。国大昨天起一连九天于国大文化中心举行23场毕业礼,担任国大名誉校长的总统陈庆炎博士出席首场毕业礼,其他嘉宾包括教育部长王瑞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