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第47年的新加坡青年节今年改以嘉年华的形式呈现,规模更大,增进民众的参与。教育部长王瑞杰指出,青年节从以奖项为主导的活动改变成以展示才华为主的平台,校方都给予良好的反馈。无论是首次走入社区图书馆的戏剧,还是在市区展现的街舞,今年的新加坡青年节为学生提供平台展现与发扬艺术的同时,也增进民众的参与感。教育部今年起改变以奖项为主导的方式,不再为青年节的艺术比赛颁发奖牌,青年节演出也改称“新加坡青年节庆典”。

今年不设奖,青年节“转型”成嘉年华。前天开锣的“新加坡青年节庆典”为期五天,活动这回走入市区的滨海艺术中心、义安城、新达城与社区图书馆,以鼓励民众参与各项艺术活动。公众除了可以在滨海艺术中心欣赏学生的歌唱与乐器演奏等表演,也能在乌节路的义安城欣赏民族与现代舞等。庆典在星期六步入尾声时,义安城将有一场大型的集体街舞项目,至少1000名学生将会参与其盛。步入第47年的新加坡青年节今年改以嘉年华形式呈现,规模更大、展现的才艺也更广泛,包括较新颖的口技与杂耍等。教育部也开放让校方与学生自我推荐,让更多学生有表演机会。教育部长王瑞杰昨天出席了滨海艺术中心的演出活动,并为青年节庆典的新标志主持推介仪式。他说:“今年青年节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大的参与感和自主权,学生都积极地推荐作品、参与活动。新形式和场地也让学生与社区有更大互动。”他指出,新加坡青年节旨在为学生提供展现多元才艺的平台,重新定位后,它从以奖项为主导的活动改变为以展示才华为主的平台。对于这项改变,校方都给予良好反馈,认为这可鼓励更多人参与艺术活动,也更肯定了学生多元的艺术天分。今年收到的240份提名中,有180个表演项目获得在青年节庆典亮相的机会。维林小学一年级学生罗宇扬(7 岁)经学校提名,通过主办方的面试后获得表演机会。四岁就开始学钢琴的罗宇扬昨天弹奏自创的曲子。罗宇扬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地表演,感到很兴奋。他的母亲蔡映丽(38岁)说:“青年节庆典的呈现形式很好,可以让更多学生有发挥兴趣的空间,同时接触不同的艺术活动。”
南华小学四年级学生陈芮恩(10岁)与同学则跟着韩国舞曲起舞。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这类舞蹈,少了奖项与排名的压力,她觉得学习过程更有趣、愉快。负责该舞蹈团的教师王诗慧指出,学生一向跳的是华族舞,她这次要利用青年节的平台让学生尝试不一样的挑战。
首次走入社区图书馆。此外,青年节庆典首次走入勿洛、裕廊、兀兰的社区图书馆,由学生为公众呈献短剧。新达城则展出400多件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公众可上网提供对作品的想法。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次长沈颖昨天也为新达城的美术展主持开幕。来自167所学校的5000名学生将参与今年的青年节庆典。庆典的活动也融入不少公众可参与的部分,如尝试素描、制作造型气球等。公众可在活动上索取活动本,完成项目并累积分数,换取设计独特的青年节庆典纪念品。今年青年节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大的参与感和自主权,学生都积极地推荐作品、参与活动。新形式和场地也让学生与社区有更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