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以什么标准评估他人成功?

   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不以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来评估他人,教育部长王瑞杰认为这是肯定多元成就的关键要素。参加大学先修班研讨会(Pre-University Seminar)的一组学生认为新加坡对成功的定义太过狭隘,于是提出改变的建议。出席活动的王瑞杰认同学生打造多元成就社会的想法时,也提醒学生尊重每个人的不同,不论是职业与兴趣等。

新加坡以什么标准评估他人成功?

 
   出席大学先修班研讨会的王瑞杰认同学生打造多元成就社会的想法,同时也提醒学生尊重每个人的不同,不论是职业与兴趣等。至于有学生认为社会太金钱主义,限制他们在较不吃香的艺术领域发展,王瑞杰指出,我国相信是少数为学生提供广泛课外活动的国家,目的是支持学生的多元兴趣。他说:“我赞同金钱不应是一切,有时却也需要它来支持与推动个人的兴趣。追求兴趣与经济发展不一定要是对立的。”2013年研讨会主题是“新加坡2030年: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家”,学生讨论社会融合、身份认同等全国对话会课题后昨天发表建议书。他们也向教育部长反映对政策和教育制度的看法。他指出,新闻网站须讲求责任与准确性的原则不变。也有学生质疑特选学校的必要,立化中学(高中部)学生戴圆敏(17岁)认为以华族学生为主的特选学校将阻碍跨文化的交流。王瑞杰回应时说:“不论是特选学校或专才学校,目的是让有相同兴趣的学生一起钻研。没有一个办校模式是完美的,各有长处与局限。”
 
  王瑞杰认为尊重个人差异是肯定多元成就关键。裕廊初级学院学生郑宇轩(17岁)则把学生形容为“机器人”,认为着重学术成绩的教育制度限制学生的创意,教师只在训练学生如何应付考场。学生为应付考试,只“为读书而读书”,无法激发对学习的热忱,他的一番话引来不少掌声。王瑞杰向在场的540名学生强调,重视学术不代表抹杀创意,校方以探究式学习与专题作业等元素,让学生有创意思考的空间。学生现在可能认为,只为考试而学习,但将来就会发现所学的价值。他指出,新加坡不是唯一推行考试制度的国家,有些国家的考试压力更大,并设有大学入学测试。大学先修班研讨会是全国对话会的一部分。王瑞杰为活动作总结时也说明全国对话会的重要,即从了解不同观点的过程中有深度且广度地思考长期问题的看法。他告诉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栋梁,他们应思考如何影响社会。体障人士协会主席谢邕邕和新加坡欧亚人协会会长特斯拉也以全国对话会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出席活动,和王瑞杰一起同学生对话。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