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14年继续加强老年人养老服务

    颜金勇5月17日进一步说明最新一批护老设施的确切地点,但表示它们将遍布在不同地区,主要建在年长者居多、护老设施不足的社区。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护理服务昨天揭幕,成为第四间于今年开幕的日间乐龄综合护理中心。到了明年初,全国各地将出现另六间这类供年长者“原地养老”的日间护老设施。它们主要建在年长者居多以及护老设施不足的社区,今后将为年长者提供更方便的社交或护理服务。卫生部长颜金勇昨早在丹戎禺,为焕然一新的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主持揭幕仪式时,宣布以上消息。政府去年下旬曾宣布要在2016年前,在全岛各区兴建100多个护老设施,包括10家疗养院、39间乐龄护理中心和56间乐龄活动中心。本地目前有57间日间护老设施。今年开幕的新设施除了扩建后的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还包括兀兰83街的瑞那拉耶拿教会养老会乐龄日间护理中心、淡滨尼尚育区圣路加乐龄关怀中心,以及设在实龙岗花园大道灵光爱老院中的新加坡乐龄综合护理计划(Singapore Programme for Integrated Care for the Elderly,简称SPICE)中心。预计明年初揭幕的日间护老设施至少有六间。颜金勇昨天没进一步说明最新一批护老设施的确切地点,但表示它们将遍布在不同地区,主要建在年长者居多、护老设施不足的社区。他表示,社区中开设托老护理中心有几大好处,包括能为年长者提供更大便利、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接受护理,以及便于家属接送。此外,这也有利于社区资源的使用,中心可为社区举办活动,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社区。丹戎禺这个超过40年的旧组屋区去年曾出现“邻避”事件,有居民因担心护老设施会影响房价、交通与景致,而反对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扩建。

陈笃生医院

 
    运作四个月来已有许多年长者使用。颜金勇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基层顾问和社区领袖的支持下,继续推行这个项目。”扩建后的中心投入运作四个月以来,已有许多年长者使用,证明这个社区的确需要护老设施。他也说:“新加坡人大体上都能接受建设护老设施的必要性。重要的是,我们要与他们分享计划,以澄清一些误解。这些设施非常有用、好用及合适,它们最终将能提高住宅区的价值。”原有的圣希达社区服务中心建于2005年,主要让年长居民进行日间的社交活动,面积约为300平方公尺,有约八名工作人员。中心扩充后,地点在丹戎禺第10及11座组屋楼下,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尺,相当于九间五房式组屋的面积。它所提供的两项新服务是日间托老服务“朋友之家”和康复护理服务“朋友佳护”,可供100名年长者使用。工作人员现已增至25人,包括18名职员以及七名来自圣安德烈社区医院的治疗师。此外,也有名志愿医生,每隔两星期轮流到中心一次,为年长居民免费看诊。居民吴玉英(50岁,杂工)对崭新的中心表示欢迎,她如今能在上班前将94岁的父亲托在“朋友之家”,无需担心餐饮无人照料。王亚娣(84岁)则是中心康复护理服务的受惠者。她半年前在家摔倒,左手腕骨折而住院。出院后,她原本在中央医院接受物理治疗,但在1月转介到住家楼下的“朋友佳护”,省却了许多麻烦。此外,中心也注重预防性护理,让年长者通过锻炼减少摔倒的风险,每次护理费介于7元至48元。中心的扩充建筑费为100多万元,其中九成由卫生部资助。
 
    与建屋局合作的陈笃生医院与邱德拔医院会辨别有行动困难,或是具高摔倒风险的病人,并由医生或职业治疗师将他们转介给建屋局,或是直接建议他们申请“乐龄易计划”。自去年7月推出以来,让年长居民能选择在家中安装亲乐龄设施的“乐龄易计划”已收到1700份申请,其中430份来自陈笃生医院与邱德拔医院转介的病人。建屋发展局受询时指出,他们是从去年11月开始与卫生部合作,在这两家医院试验推行这一转介计划。两家医院会辨别有行动困难,或是具高摔倒风险的病人,并由医生或职业治疗师将他们转介给建屋局,或是直接建议他们申请“乐龄易计划”(Enhancement For Active Seniors,简称EASE)。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昨天在他的博客上透露与医院方面有合作,并指出这个从去年7月在红山和加冷/黄埔两个市镇测试性推行的计划,至今已吸引超过1700户家庭提出申请,显示计划的实用性与受欢迎程度。“乐龄易计划”可让年长居民选择是否要在家中安装亲乐龄设施,如在屋内装扶手、为浴室或厕所地砖进行防滑处理,或在住家内外建斜坡道。为让更多国人从这项计划中受惠,建屋发展局也从今年3月中起,将计划扩大至全国所有组屋区,预计可惠及13万户公民家庭。许文远在博文中说:“这计划的目的是协助年长者原地养老,并减少他们在家跌倒的风险。跌倒是导致病人送入医院急诊部门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跌倒,既能减少年长者无谓的疼痛,又能避免没必要的入院治疗。”许文远也透露,他在上星期访问85岁居民王凤鸣,并为她家中已安装多个扶手与斜坡道,让她能安心在家自由行动而感到安慰。王凤鸣与儿子张瑞珉(55岁,风水师)一家六口住在乌美1道的五房式组屋。她在今年二月初,因双脚无力而在厕所外摔倒,摔伤了左臀与左肩,必须送入樟宜综合医院动手术。在她住院期间,张瑞珉通过报章得知建屋局推出的“乐龄易计划”后,立即申请。建屋局工作人员与承包商合作,用了约一个星期为张瑞珉的住家多处如厕所、大门、厨房,安装七个扶手与五个斜坡道,并为厕所地砖进行防滑处理。张瑞珉受访时说:“我会申请这项计划,一方面是因母亲出院后须暂时以轮椅代步,家里多处的台阶会很不方便,必须改成斜坡道。”“再来就是母亲时而会四肢无力,有必要在家中多安装一些扶手,好让她无力时有个支撑,她安心,我也放心。”整套亲老人设施安装费用估计在2000元左右。但按照计划,政府会为公民家庭提供高达95%的津贴,居民则根据住房类型(从一房式至公寓式组屋),承担5%到12.5%的费用(介于100元到250元),张瑞珉最终只须支付214元。
 
   创意手法介绍计划。为让更多年长者轻松了解“乐龄易计划”的内容,建屋局工作人员通过不同的创意手法,包括推出不同语言、方言的视频,以及绘制卡通向年长者介绍及解释申请程序。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