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校专家对ERP混合式收费看法

   可按实际路程、定点或范围计费,新一代ERP或实行“混合式”收费。全长五公里的滨海高速公路有3.6公里是地下隧道。陆交局已为隧道安装各项电机设备,包括电缆和通风设备等,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五个月后完成。 长达18个月的下一代ERP系统的技术试验已在去年底结束,试验结果证实,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来侦察车辆位置的技术是可行的,也相当可靠,可按车辆的实际行驶距离来收费。已在本地使用15年的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向来是按定点或范围(cordon)收费,新一代的无闸门ERP 2系统启用后,可按车子在拥挤路段行驶的实际路程计费,陆路交通管理局不排除可能同时实行这三种计费法的“混合式”收费。全岛目前共设有71个电子收费闸门,其中约四成是设在乌节区、武吉士—滨海中心、珊顿道—牛车水这三个收费区内,其余大部分是在如大巴窑6巷和文庆路等定点收取路费。

新加坡学校专家对ERP混合式收费看法

 
   陆交局在2011年宣布向四家财团各拨出100万元的种子资金,供它们设计、开发和测试适用于新一代ERP系统的技术。这项长达18个月的技术试验已在去年底结束,试验结果证实,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来侦察车辆位置的技术是可行的,也相当可靠,可按车辆的实际行驶距离来收费。不过,一些高楼密集或有高架桥的地方无法取得百分百的准确度,信号有时会因为被建筑物阻挡而反射,以致无法准确计算车子的位置及所行驶的距离,因此得另外使用信标发射器(beacon)来加强效果。有鉴于此,一些地区如中央商业区预料将继续按范围收费,不太可能改按路程计费。一些有拥塞问题的路段如高速公路等则较适于按车子行驶的距离计费。此外,按定点或范围收费的计费方式较简单明了,驾车者也已习惯这两种收费方式,若以新的按路程收费全面取代这两种计费方式,驾车者可能无所适从,无法具体明白新计费方式的好处,以致按路程收费无法发挥左右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力。虽然新系统可改为“无形”收费,但预料当局还是会使用如路标等标示,提醒驾车者已驶入收费区。针对混合收费模式,研究消费行为的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特斯拉(Walter Edgar Theseira)受访时说:“一些地区如在市区内,驾车者不时得绕来绕去寻找停车位,若按路程计费,人们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被重复收费,像这些地方还是保留原有的计费方式较合适。”研究交通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李德纮博士说,按行驶路程计费是较公平的做法,新系统应该也可以做到“动态收费”,即按拥挤程度来收费,让车辆根据实际的交通状况付路费。

新加坡学校专家对ERP混合式收费看法

 
   ERP 2不只抑制道路拥挤。除了协助抑制道路拥挤问题,新一代的ERP系统也可通过安装在车内的新行车器(onboard unit),让驾车者支付路边停车费用,省去购买停车固本的麻烦。非繁忙时段使用的“红牌车”车主也可根据车子行驶的路程付路费,并使用行车器来购买电子通行证。目前这类车主若要在指定时段以外用车,须购买每日20元的通行证。交通部长吕德耀5月16日在透露ERP 2系统测试进展时谈到红牌子的使用,他说:“有时你并不需要全天用车,即使是驾全天,所使用的路段也可能并不拥挤,ERP 2可让车主按所行驶的路程,根据地点或时段支付路费,用多少付多少,平均来说,所付的费用可能比目前的20元来得低。”他说:“ERP 2是智能科技,每辆车子都可成为感应器,让陆交局掌握准确及实时的交通状况,并从中为驾车者提供与交通有关的信息和其他增值服务及应用程序,这将改善整体驾驶体验。”陆交局将征询公众和业者的意见,并鼓励或与合作伙伴携手开发新的增值服务。国大商学院企业政策系教授方博亮博士认为,新系统可更有效解决公路拥挤的问题。“驾车者所提供的数据可反馈到系统里,让当局更好掌握拥挤情况和车速,然后再通过增值服务把信息传回给驾车者,方便大家更好规划行程”。
 
   保证不侵犯个人隐私。至于有些人担心新系统会侵犯个人隐私,吕德耀保证将会保障驾车者的保密权,例如确保所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是匿名的。“我们还需要好几年才能推出ERP 2,其间,我们会着手拟定相关的隐私政策和保障措施。”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